
《修養關系成敗——黨員干部修養縱橫談》一書是由於亞博、陳秀梅編著,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
返回>>>《修養關系成敗——黨員干部修養縱橫談》簡介
返回>>>《修養關系成敗——黨員干部修養縱橫談》目錄
編者按 近日,反腐倡廉頻道連載了由於亞博、陳秀梅編著,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修養關系成敗——黨員干部修養縱橫談》一書。
該書從增強黨員干部的人格魅力這個願望出發,緊跟時代步伐,理論與實際結合,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語言,從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中,闡述新時期黨員干部如何加強政治、思想、紀律、作風、道德、文化和心理的修養,涉及黨員干部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無論是廉潔勤政、為民務實的先進事跡,還是清廉自守、為民勞績的歷史典故,都力求觸發人們靈魂深處的情感,從而起到涵養品性,修煉德行的作用。
以下為本書節選。
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兩袖清風數十載 誰也“請不動”
世界觀是什麼?世界觀是人們關於世界的總的看法。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個個都有獨立的見解,不同之處就在於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世界觀歸結起來,無非兩種:一種是唯物主義世界觀,一種是唯心主義世界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的黨員干部喜歡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制定的規劃可行、設計的方案靠譜,那是因為他擁有一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告訴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存在決定思維。而有的黨員干部辛辛苦苦建成的項目,竣工之時,即虧損、崩塌之日,這是因為這個項目是他閉門造車,想當然、拍腦袋產生的。為什麼他不看本地實際、不聽專家意見、不做可行性研究?因為他擁有的是唯心主義世界觀。信奉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思維決定存在。這種世界觀使他相信:自己高明,別人不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隻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可見,世界觀對於黨員干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人生追求與價值取向,指導和支配著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操守與行為准則,是人類全部精神和行為的總導演、總指揮,具有“總開關”、“總閘門” 的作用。世界觀聯系著人生觀、價值觀,聯系著權力觀、政績觀,聯系著地位觀、利益觀。在人們的諸多“觀”中,世界觀是基礎,起著決定作用。世界觀決定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政績觀,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政績觀都源於正確的世界觀,分別是從人生問題、價值問題、權力問題、地位問題、利益問題和政績問題上表現出來的世界觀。思想朝何處想,步子往哪裡邁,力氣向哪裡使,歸根結底是由世界觀支配的。
正確的世界觀是引領黨員干部人生航向的燈塔。在生活的大海裡,你是否隨波逐流、四處漂泊,是否觸礁擱淺、沉沒於急流險灘,區別在於你是否有引航的燈塔。而這燈塔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作為最高尚、最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集中體現了無產階級崇高的奉獻精神。
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就確立了“為人類的幸福和我們的自我完善而奮斗”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並為此不懈努力,堅持斗爭,不為貧窮所壓倒,不為反動勢力的迫害所屈服,一生顛沛流離。大英博物館地毯上的兩道清晰的足跡記錄了他為尋求人類解放而付出的艱辛,也鋪就了他通向成功的道路。相反,戰爭狂人希特勒把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人生觀、世界觀發展到了極端,夢想統治世界,為此殘酷殺戮猶太人,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千古罪人,永遠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在今天的歷史大變革中,隻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輝煌、更加明亮,人生的風帆才會有正確的航向。
正確的世界觀是黨員干部不斷前進的動力。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我們工作、生活的環境已經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新事物、新知識、新思維在不斷涌現,各種消極的、腐朽的東西也在隨時影響著人們,有些黨員干部革命意志衰退了,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的蛀虫和罪犯﹔有的則朝氣蓬勃,百折不撓,精神振奮。同樣的一生,不同的精神狀態,根本原因在於,前兩種人沒有科學的精神動力。樹立了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能幫助我們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為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擔任領導職務幾十年,從不接受宴請,誰叫也不去,誰也“請不動”﹔從不接受任何禮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葉﹔下基層從不提前打招呼,吃飯除了在單位食堂,就是路邊小店﹔從不買一件名牌衣服,更沒有一件奢侈品﹔從不用公權辦私事,親手審批過近20萬個“農轉非” 指標,可自己的38個親屬,卻無一跳出“農門”。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災害、“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火災事故現場,都有他臨危不懼的身影﹔2011年公安部門的“亮劍行動”、“清網行動”,都由他直接組織指揮。劉金國以始終如一的人生態度、兩袖清風的高尚品德、兢兢業業的奉獻精神、英勇無畏的英雄氣魄,讓人生舞台熠熠生輝。他把純潔的黨性,當作了自己一生的堅守,而這份堅守,正是來源於他堅定的理想信念與科學正確的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