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媒体列举政治生态十种“常见病” 吁对症下药治理

2013年04月03日09:10   来源:中国侨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邱炜煌的署名文章,列举了政治生态的十种“常见病”,并指出净化政治生态,需先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对症下药,及时治理。

  文章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面对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受到了污染,需要对症下药,及时治理,构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文章指出,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

  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买官卖官是最大的腐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所以中组部曾对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提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是“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我爸是李刚”,一语道破了当今拼爹的社会病,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领导干部“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不乏其人”,这是封建社会“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任其发展,我们社会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我们的事业就不能生机勃勃。

  三是“能力不如关系”的关系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质资源稀缺,加之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升学、就业、考公务员、评职称、提拔、买房子、打官司、出国等等,都要拉关系走后门,于是乎经营关系进“圈子”现象盛行。这种“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的“中国式求人”往往挑战法律尊严、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则,必然导致权钱交易、人身依附。

  四是“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常言道:“君子做事,小人‘做人’。”这里所谓的“做人”是指琢磨、算计人,拉关系。品行正派的人把精力用在事业上,心术不正的人则把心思用在投机钻营上,现实生活中会做人比会做事跑火,“琢磨事不如琢磨人”成了一些人的金科玉律。如果让“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投机钻营者得利,那老实人就必然吃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责编:李源、姚奕)

更多关于 反腐倡廉频道 的新闻
· 检察日报:反贪侦查“五策”好用
· 武汉洪山卫生局违规发福利 曾花37万元公款旅游
· 京华时报:20万分手费真相需挖到底
· 广东水利厅副厅长充当盗采河砂团伙“保护伞”被立案
· 南京多辆公车被曝现身墓园 市纪委微博回应正在核实
· 追记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院法官韩志刚
· 湖南耒阳人防办原主任挪用百余万公款经商赌博
· 不动产登记立法有助房产反腐法治化
· 廉政漫画:贿赂式考察
· 温州市委秘书长被免职 涉事女主角向公司提出辞职(图)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