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81.9%受訪者直言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三公亂象嚴重

81.6%的人表示嚴控三公開支不能漏掉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
2013年05月28日08: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81.6%的人直言嚴控“三公”不能漏掉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

  調查中,81.6%的受訪者直言,嚴控“三公”不能漏掉國有企事業單位。

  對於根治國有企事業單位“三公”問題的措施,受訪者首選“國有企事業單位也應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62.7%),第二是“加強對國有企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審計”(58.5%),第三是“財政預算中單列國有企事業單位預算”(51.3%)。其他還有:“建立公眾舉報平台”(46.7%),“比照《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制定國有企事業單位‘三公’問題管理辦法”(43.6%),“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者應對‘三公’問題承擔責任”(42.4%)等。

  “任何不是花自己錢的組織,如果對其監督不力,都會出現亂花錢的問題。”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鄧淑蓮認為,對於國有企事業單位來說,由於其實際所有者是國家、是全民,比較抽象,所以很容易出現外部約束不嚴格、“三公”消費失控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加強監督。就是以充分的公眾監督來彌補所有者監督的不足,讓公眾充分了解這些機構賺了多少、花了多少、每分錢花在哪裡等具體信息。

  竹立家指出,想要治理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三公”問題,就應該解決兩方面具體問題。第一是認識問題。不論是政府、公眾還是單位自身,都應該明確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三公”問題不僅要管,而且要嚴管。個別國有企業不要老拿自己和國外的私有企業比,不能人家給高管發多少自己的高管也要拿多少。第二是監督問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運行費用與“三公”經費,應該盡快納入公共財政預算,接受各級人大的監督。國有企事業單位花錢不能由著自己性子來,必須要有剛性的制度來進行約束。

  2012年6月,國務院出台《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標志著“三公”問題治理上的一大進步。然而,正如鄧聯繁所指出,這個國內目前直接針對“三公”問題的制度,它的適用范圍隻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其他國家機關和有關人民團體的機關事務管理活動參照該條例執行,大多數國有企事業單位並不在其中。

  鄧淑蓮表示,在一個健康的社會,公共事業的進步、公共資金使用的高效,離不開媒體與公眾的持續監督與批評。對於當前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三公”亂象以及現有制度的明顯漏洞,唯有公眾持續關注、批評與監督,才有助於推動這些問題的實質解決。(記者 向楠)

(責編:李源、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在台猥褻男服務員事件續:深圳男官員被開除黨籍
· 部分省部級貪官落馬原因為受賄
· 北京率先公布三公經費壓縮計劃 總額高於3500萬
· 深圳:公職人員不得任行業協會高管
· 廣州一街道辦年支出100萬人大政協經費被質疑
· 山東首次公開省級“三公”預算
· 反腐敗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 抓受賄不抓行賄,“選擇性執法”為哪般?
· 吉林煙草公司高管月公積金繳存1.4萬 高出上限3倍
· 高官腐敗案例的啟示:訪中央黨校田國良教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