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審視“非主流反腐”

□ 策劃:韓建平  □ 統籌:李小平  □ 執行:韓建平 任紅禧
2013年07月22日10: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公開快捷,易促成“官方作為”   

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網民數量約5.6億,微博用戶規模為3.09億。互聯網及手機3G技術的普及,為“非主流反腐”的活躍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在人民網“2013年十大熱點問題調查”中,“反腐倡廉”的分項調查顯示:68%的網民願意通過網絡曝光的方式參與反腐。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成言教授認為:“很多網民之所以選擇網絡反腐,是不想舉報后被動地等待有關部門去查辦,而是希望自己掌握反腐的主動權,借助網絡平台,以輿論壓力促使官方在反腐敗上更有所作為。”實踐已經証明,新媒體平台的公開性、透明性、快捷性、廣泛性已經彰顯了輿論的巨大威力,而這種威力是任何部門乃至官員都無法回避的。

“以互聯網絡作為平台的民間反腐,可以說是一種公開舉報,它給予負有監督責任的部門以巨大的壓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尹韻公研究員認為,“按傳統的舉報方式,反腐部門是否進行了查處、結果怎樣,舉報人都不清楚。通過網絡反腐,監督部門在輿論壓力下要時時作出反應,民眾能及時了解到案情進展情況。”

2012年11月20日,有關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接受性賄賂的文章和視頻截圖在網上出現不久,相關內容迅速發酵、蔓延。據武漢大學互聯網科學研究中心統計,最高峰時該事件相關信息在新浪微博上多達1 348 438條,在騰訊微博上有483 000條,在搜狐微博上有39 307條。

隨著輿論的雪球越滾越大,包括新華社在內的諸多傳統媒體也紛紛介入。在輿論的漩渦中,22日14時,重慶市相關部門做出回應:“目前已初步確定疑似官員不雅視頻非PS。”23日11時,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發布微博稱,經重慶市紀委調查核實,雷政富被免職,並對其立案調查。有網友稱,雷政富是“被秒殺的區委書記”。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彭雪峰律師闡釋了他的一個觀察結論:“去年以來,凡是引起廣泛關注的網絡反腐事件,官方基本都會在兩至四天內給出回應。”有研究者發現,網絡上的“非主流反腐”大致呈現這樣一個基本規律:網絡舉報——輿論聚焦——官方介入——查實處理。顯而易見,“非主流反腐”之所以在反腐敗斗爭中很奪人眼球,與公眾熱切期待的官方回應“效率”直接相關。

盡情宣泄,以感受“情緒共振”

“官員腐敗是民眾最不滿意的社會問題之一。”《2011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王俊秀副研究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群體性怨恨”是當前諸多熱點事件背后的民眾情緒基礎,而貪污腐敗則是民眾不滿情緒的三大指向之一。

據報道,國家預防腐敗局官方網站由於訪問量過大,曾多次出現癱瘓。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網站在2009年網址更新首日也一度陷入癱瘓。而近些年出現的沒有任何官方背景的民間反腐網站,也贏得了每天數以萬計的點擊率。這些現象都折射出民眾監督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腐敗現象的焦灼心態。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