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挖湖者离奇死亡,“严厉打击”变成现实
在淮滨县政府毁耕占地与农民们保耕保地的不对称博弈中,大湖开挖了。而包工头李名的离奇死亡,则为围绕大湖的复杂利益角逐,添加了一抹血色。
2012年6月初,就在旅游局与淮滨县天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天宇公司——记者注)签订正式合同前两个月,家住淮滨县城的李名已接受了天宇公司法人代表刘淮的口头委托,开始挖湖。
据李名的妻子阎少勤介绍,在“试挖”阶段,都是在前楼村的耕地上开挖,由于刘淮及其兄弟刘滨都是本村人,做了工作,当地村民没有阻挠。而进入2012年10月中旬,“走读淮河”项目开始正式施工。李名又重新调来车辆,当他准备开挖城关镇任堰村的耕地时,遭遇当地村民的阻拦。
“村民聚在一起,不让我们放线(指工程测量),我们也没办法,工程只能停下来。”阎少勤告诉本报记者。
进入11月,李名与刘滨(刘淮弟弟)发生争执。据阎少勤称,刘滨想把工程转给一名自己的“手下”,不让李名继续干了。11月3日,李名被发现死在了刘滨家门口,上半身中了5刀。但经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后,淮滨县公安局却认定李名是“自杀”。
挖湖者于无力再挖的时候死去,给整个工程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李名身上的刀伤,仿佛预示着暴力的开始。
今年3月29日上午,就在李名的挖掘机停下的地方,第3标段与第4标段的接合部,城关镇任堰村与台头乡韩营村的土地来了新的挖湖者。任堰村的十多名村民,像去年10月一样聚在一起,阻挡施工,但却遭遇了与上次截然不同的结局。
现场目击者提供的长达10分钟的视频显示:村民与上百名身着警服的、有组织的人员发生推搡,至少五六名村民被打伤。
“刚开始时老年人在地头儿,不让他们推地,他们4个人一组把老年人架走,有年轻的敢上来,他们就成群结队的围住,打。”一位目击村民告诉记者。
任堰村的李世友被打断了两根肋骨,目前还在洛阳住院治疗,李世友的弟弟赶过来劝架,鼻梁被打损伤。韩营村人陈培海当时也在现场,他50多岁的的嫂子刘华英腰部被打伤。当天,淮滨警方还以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拘留了数名村民。
在一份当地政府《致“走读淮河”项目区农民朋友的公开信》中,有这样的句子:“对于个别执迷不悟,违法阻挠项目建设的人,我们将坚决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农民是否只有“个别执迷不悟”且不说,如今,至少“严厉打击”变成了现实。
耕地被征的村民之一陈培海告诉本报记者,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村干部就把储有土地补偿款的银行卡发给村民,每亩36529元。村民普遍担心,这些钱难以保证耕地被征收之前的生活质量。
陈培海家三口人,这次被征了1.2亩土地,仅余下1.6亩。“征地又不是为了建厂,建厂了,我们还能去干活。”陈培海说。
河南省国土部门的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3.6万元的价格应当不低于国家的政策标准。但实际上,这个标准距离失地农民的需求相差甚远。
淮滨县“走读淮河”项目建设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鲁泽建也向媒体承认,这些补偿款,的确不多,但淮滨是国家贫困县,经济实力支持不了失地农民的要求。
任堰村一位老大娘告诉记者,她曾经当面拒绝了村干部的补偿款,并且愤怒地表示:“就这点儿钱,让我的子孙后代怎么活?”
夺地的过程,并不体面。躺在病床上的刘华英已经记不清当初打她的人是谁,只记得当时场面很大,一两百名村民保护自己的耕地,竟然来了更多穿制服的人,年老的村民被抬起来往外扔,年青的村民谁上前谁挨打。
截至4月17日记者发稿,刘华英的儿子陈伟波告诉记者,他母亲还没出院。4月10日中午,记者在淮滨第二人民医院见到刘华英时,她已经在医院躺了十余天,没有一个领导干部来探望过。她说自己头很疼,“我不想死……人不该死,老天要救。”刘华英紧紧握住记者的手不愿松开,红肿的眼睛欲哭无泪。
五千亩土地怎么批下来的?
开挖占地五千亩的大湖,农民保持耕地,却遭到围殴的视频被群众上传到网上之后,淮滨县并没有作出公开回应。当地媒体也保持了沉默。4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节目,报道了这则民生新闻。
数千亩耕地怎么能说征就征,淮滨县是怎么报批的呢?
淮滨县国土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走读淮河项目所占用的近5000亩土地,是由河南省政府分次批准的,有省政府的批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同样用途的近5000亩连片土地,征收为“走读淮河”项目的建设用地,却被分批分次报批,这是否有“化整为零”、规避审批级别的嫌疑?
一篇署名“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的网文,详细解释了这一问题:“据土地管理办法规定,省政府的批地权一次不能超过35公顷(即35×15=525),超过525亩的占地就要上报国务院批。要使4995亩非法圈地转为‘合法’,且不让国务院批,就必须瞒天过海,将其分为至少10块,每块都不超过525亩,分10次上报省政府审 批,这就叫‘分批次批’。”
该文指出,“而淮滨县一年的用地指标才多少呢?据笔者以本县的年用地指标做参考估计,65万人口的淮滨县一年的用地指标不会超过600亩,而4995亩的一个项目,就几乎用去了该县9年的指标。如此大手笔,大魄力,假若没有政府的配合,如何能批得下来?”当然,“光批下来,还不行,还要从农民手里夺走土地”。
然而,记者查询国土资源部网站发现,淮滨县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地计划里,“走读淮河”项目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挂牌出让的土地面积只有645383平方米,不到1000亩。
记者联系淮滨县一位主要领导,就该县“走读淮河”项目报批用地与实际征用土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提出质疑,对方并未正面回应。(石玉 记者 宋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