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争取,巧计瓦解“利益联盟”
2012年3月5日,织金县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询问室。
半是惊恐,半是迷惑,坐在方桌一侧的林登选努力抑制着内心的焦躁和不安,但并不成功,因为豆大的汗珠还是不断从额头上冒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当天办案检察官的约谈中,林登选面对检察机关经过周密调查出示在他面前的证据,始终矢口否认、百般推诿。不过,他一直不敢直视讯问人员的眼睛,这暴露了他的心虚和畏惧。对此,办案组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断:将林登选暂时放回,静待陈、林二人接下来的动作,以便相机决策,确定下一步主攻方向。
事情的发展很快验证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根据林登选到案后在看守所的供述,他一回到家就联系了陈恩来。当时他有些慌乱,知道检察院一定是发现了问题,掌握了一些材料。在搞不清形势的情况下,他必须同这个上级兼“合作伙伴”好好商量一下对策。两人在陈恩来的办公室见面了。林登选将检察院找他调查的前后经过详细告知陈恩来,陈恩来立即暴露了自保的意图,他威胁性地对林登选说:“我在‘上面’还有些关系,只要我们什么都不说,检察院就拿我们没法子。如果你胆敢向检察院招供,大家就一起玩完!”
陈恩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威逼竟起了反效果。他在关键时刻急于撇清自己、宁愿“丢卒保车”的暗示彻底打消了林登选对他的幻想,为林登选后来的主动交代埋下伏笔。
2012年3月13日,织金县检察院正式通知林登选到院接受调查。讯问过程中,办案人员耐心宣讲法律政策,终于触动了林登选。他如实交代了自己与陈恩来共同收受贿赂的全部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林登选被刑事拘留后,其家属积极退交赃款29万元。
当头棒喝,证据击破拖延战术
2012年3月12日上午。
同一个房间里的同一个座位,只是换了不同的人。
经过充分准备、已有十足把握的织金县检察院反贪办案人员,通知陈恩来到该院接受调查。正式谈话从当天下午开始,办案检察官对陈恩来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法律、政策教育,但陈恩来仍抱侥幸心理,只是避重就轻地交代了曾收受若干校长的拜年红包、收受织金县某书店的“好处费”等事实,对自己的主要经济问题闭口不谈。接着,陈恩来就表示身体不适,自称患有高血压,办案人员将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在医院,陈恩来对医生、护士的检查、治疗行为无端指责,提出种种无理要求,态度极为恶劣。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认为陈恩来身体状况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没有明显高血压症状,不影响其接受审讯。陈恩来佯装生病的计划破产了,办案人员又将其带回院里。
“我需要休息,能让我躺一会儿吗?”陈恩来心里明白,自己的身体不适并非源于疾病,而是心理不安引发的生理反应,要求休息也是想要继续拖延。
“可以休息,但我要提醒你,你的所作所为是有证据可以证明的,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证据都在那里。我不妨先向你透露一点,高某和陈某,这两个人你认识吧?还有林登选,他已被刑事拘留,你知道吗?他们都向检察机关坦白了一切。”办案检察官边说边扬了扬手中的材料。
陈恩来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支支吾吾地说:“我再想想,想好了我就,我就……”又挣扎了一会儿,陈恩来终于抵受不住压力,供认了自己涉嫌受贿的全部犯罪事实,同时表示愿意退还赃款,后由其家属退交赃款27.4万元。
2012年12月14日,织金县法院开庭审理了本案。合议庭认定:陈恩来个人受贿10.3万元,林登选个人受贿8.4万元,两人共同受贿33.9万元并各自分得赃款16.95万元,二人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最终,陈恩来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万元;林登选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一审宣判后,两人均未上诉。
案后说法
出身农家,寒窗苦读,基层打拼,挤上仕途;目睹繁华,心动行动,法纪抛后,身陷囹圄。这是刚被提拔为贵州省织金县教育局常务副局长才12天就落马的贪官陈恩来的人生轨迹。同样出身贫寒,也是靠勤奋进取从一个普通教师做到县教育局中层干部的林登选,其堕落历程也与陈恩来大致相同。二人作为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触犯法律,毁掉了自己数十年努力挣来的事业和前程,正所谓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杨彰立 余勇 李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