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對可開可不開的會議一律不開,對電話能夠解決的問題不下文件。”南七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駿說,“但對群眾的事一定不能怠慢,要求做到好事快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
據了解,這個街道的會議還一律向公眾“開放”,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監督。
“平時我們老百姓經常和街道社區打交道,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詳細地了解街道的工作打算和服務內容,感覺心裡很踏實。”“參會”的南七街道航鑫家苑的蘇春如老人說。
針對近日屢屢爆出一些地方官員通過“隱秘豪華會所”等通過轉變方式、頂風作案的現象,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說,若讓八項政策真正在基層“落地生根”,必須把對規定的落實納入官員考核,善監督機制和問責機制。
3月19日,中紀委通報了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強調要加大懲處力度,不僅要嚴肅追究直接人員的責任,還要依據規定對有關領導進行問責,同時經濟上予以退賠。
一些地方也在探索通過監督、問責讓八項規定真正“落地生根”的方法。廣東省重新制定了各類檢查活動和評比表彰活動項目﹔湖北省來鳳縣委則通過多次大規模督辦檢查,對鄉鎮、縣直單位和公共娛樂場所明察暗訪。
“老百姓最喜歡看到的其實就是讓規定變成習慣”,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說,“中紀委此番通報彰顯了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給基層民眾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給部分干部上了“緊箍咒。”(新華網合肥4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 蔡敏 李雲路 詹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