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廣州32部門公布薪酬 6萬公職人員平均年薪12萬元(漫畫)

2012年11月30日14:14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還有7部門未公開詳細數據

記者仔細查閱各部門決算賬本發現,市外事辦、市物價局、市國資委、市法制辦、市人社局、市文廣新局等六部門並未公開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及家庭的補助的詳細數據。廣州市公安局則未能公布任何決算數據,僅公布了“三公”數據。

此次晒決算賬本,絕大多數部門公開了公共預算支出的詳細內容。支出合計總數包含基本支出、項目支出、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等五個大項。基本支出一項,又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三個小項。

市外事辦、市物價局、市國資委、市人社局、市文廣新局等五個單位,均未在基本支出項目下,列明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小項的詳細數字,隻有一個基本支出的籠統數。

五個單位中,市人社局的基本支出最多,為69442.09萬元。市文廣新局居次,為57755.27萬元。此外,市外事辦的基本支出為1782.63萬元,市物價局為2519.12萬元,市國資委為1660.19萬元。

市法制辦的基本支出一欄中,也列出了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三個子項。但是,並未對應填充相關數據,隻標明了基本支出總數為1110.73萬元。

司法局發放個人家庭補貼41億?

部門回應:工作疏漏今天改正

廣州市各部門此次公開決算賬本,凸顯了公共部門接受公眾監督的誠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不過,記者發現,也有部門出現了一些小失誤,值得進一步改進。

在查閱市司法局的決算報告時,記者被其中一個數字嚇了一跳: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為414361.22萬元。

賬本顯示,該局基本支出總額為7404.82萬元,工資福利支出為4408.67億元,商品和服務支出為1045.48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為414,361.22萬元。

記者當即聯系了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后,該負責人連聲說“對不起”。他表示,今日他們將馬上改正。“會計年紀有一點大,出現了一點疏漏,實在不好意思。”

在查閱市外事辦的決算報告時,記者發現了一個錯誤。

報告中顯示,“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總編制人數95、在職實有人數89……離退休人員26人,其中:離休人員3人,退休人員24人。”

24+3,明明等於27。咋等於26呢?看來,這一道簡單的小學算數題居然算錯,屬於低級錯誤。

■快評

為廣州

公布決算報告叫好

上周五,廣州所有單位行局,大大方方向社會公眾公布了2011年度的決算報告,文本統一、步調一致,讓全國媒體感嘆不已。

什麼是決算報告?決算報告提供的是這樣的信息——一個政府單位過去一年的行政運行過程中,獲得了多少收入,收入從哪些渠道來﹔一年總共花了多少錢,錢都花到什麼地方去了。

在過去的一周裡,我們從決算報告中,讀出了相關政府部門一年的出國費用是多少、多少人出國、都去了哪些國家﹔一個政府部門有多少公務用車、公務用車一年花了多少錢。

我們還知道了,廣州市有八所機關幼兒園是靠幾千萬的財政撥款養起來的,數十個政府部門的員工,一年花掉了1.5億元的公費醫療費用,同時領取了6.2億的住房補貼。

今天,我們還向讀者展示另一組數據——數十個政府部門給公職人員和工作人員,去年一年發了多少薪酬?廣州市的公職人員平均年收入是多少?與普通市民的平均收入相比,差距是多少?

而在以前,這些財政數據是神秘地躺在文件櫃裡,或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稀罕物,普通市民不得而知。而今,一個市民隻要能上網,會看報,都可以了解各個單位花了多少錢,收了多少錢。

一周以來,我們看到了部門對公眾質疑的積極回應,看到了市民對公共開支的熱切關注。也看到了一些部門,被媒體放大了某一事實而備覺委屈。

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這是一個中國城市,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將最神秘的城市家底,大大方方的晒在陽光之下,任人評點和查看。這個行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上下回溯,其歷史意義並不亞於官員的財產公示。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作為公共部門,接受公眾監督正是應盡之義。而願意讓公眾將質疑建立在公開數據、事實之上,無異於主動將自身軀體投入百姓熔爐中,接受公議的千錘百煉。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樣的硬,應是從無懼公眾評議中來,應是勇於面對公眾意見中來。

行文至此,筆者要為廣州大膽公布部門決算叫聲好。國內也有一些城市公開了部門決算,仔細查閱比對,遠遠沒有廣州披露得詳實。更多的城市,尚未將財政決算公開提上議事日程。

今年5月,國家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各級財政部門要及時全面了解社會各界對財政預決算公開的反應,不斷調整完善財政預決算公開的內容、方式,更好地接受社會公眾監督。財政預決算公開后,要密切關注社會輿情,做好相關解疑釋惑工作。對反映出的突出問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總結提高。

我們有理由相信,思想開放的廣州各部門能坦承接受市民建議,敢於接受市民監督,把納稅人的錢花得更到位、更有效,花得更有質量。(黃偉 晏磊)

(責編:李源(實習)、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錢江晚報:加餐還是正餐,並不重要
· 河南安陽原市長、原省交通廳長受賄兩千萬被判無期徒刑
· 黑龍江女記者舉報人大代表事件仍在調查
· 湖南一公司狀告三廳局 “史上最牛民告官案”原告敗訴
· 年底採購6000套Windows8引爭議 佛山南海稱採購過程合乎規定
· 齊魯晚報:舉報上司是守法的分內事
· 齊魯晚報:廉不廉和工資高低沒多大關系
· 海南電網原副總受賄178萬獲刑8年
· 反腐敗“加力提速”是一種政治清醒
· “三公經費”如何公布才能消除公眾疑慮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