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湖南鳳凰縣臘爾山鎮所德小學支教的志願者梁栩曄發微博稱,她所在的學校,中午的營養餐隻有一份牛奶和一個小面包,孩子中午根本吃不飽。此事在互聯網上引起軒然大波。27日下午,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出來澄清了我們對營養餐的一些錯誤認識。他告訴我們,我們眼中的營養餐,全稱是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並強調,這個營養餐是加餐,不是正餐。
無論是正餐還是加餐,每頓3元的標准就在那裡,不增不減。面對民眾詬病的營養餐縮水問題,是加餐不是正餐是一個理直氣壯的回答嗎?正餐不能克扣,加餐就可以了?反正是加的,那我減一減,最差的結果也無非是歸零而已。可賬不是這麼算的。該負責人說,在許多貧困地區,午餐的主食是孩子從家裡帶的,3元錢的營養餐在一些地區可以解決午餐“副食”的問題,在另外一些地區,可以作為課間的營養補充。可是,親,你知道嗎,在貧困地區,很多孩子是沒有午餐吃的,所以這3元的加餐是被正兒八經地當成午餐的。有不少媒體報道過我國貧困地區兒童的吃飯情況,所謂的午餐,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就著涼水咽下去的饃,這饃蒸一次要吃7天,吃到后來有的都長出了黑毛。有得吃還算不錯,有的家裡窮,沒吃的帶,中午隻能餓得趴在桌子上。要是早上沒吃東西,一整天就靠這一頓來打發了,這樣無比重要的一餐,怎麼能偷工減料呢?
3元的標准,變成了總價不到2元的一盒牛奶一片面包,縮水了3成。這消失的1元錢自然被雁過拔毛。現在事情被曝光了,拔毛者自然是引火燒身。臘爾山鎮所德小學校長、鳳凰縣教育局勤管站站長等5人已經被免職。而針對支教老師曝光的營養餐問題,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楊定忠回應稱,“管理上出了漏洞,其他方面沒有問題。”管理上出了漏洞,那是必然的,可是將責任推到管理上,顯然是不夠的。營養午餐縮水的新聞屢屢曝出,湖南有,廣西有,青海有,如果是漏洞,那漏洞未免也太多了點。梁栩曄曝光之前,和當地教育局聯系了好幾次反映這個問題,都沒有得到滿意的回復,而微博發出后,梁被當地教育部門大半夜叫出去“喝茶”,可見這個漏洞縣一級的部門是補不上的,也沒有認認真真去補的意識。如果湖南的各個縣都出現這樣的漏洞,湖南省教育廳補得過來嗎?
從孩子嘴裡摳食,從救災款裡拔毛,向扶貧基金裡摟錢,總有一些人,伸著一雙自以為別人看不見的刮金之手,合謀克扣中飽私囊。沒有良心,何來營養?對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來說,要想讓營養不流失,重要的不是在正餐與加餐之間摳字眼,而是好好琢磨該怎麼做加法,比如在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后,加上一個營養改善計劃執行監督小組,讓伸手者必被捉,那些黑手也許會安分地縮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