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反腐倡廉 >> 圖書連載 >>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
 
 
內容簡介  
<<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 >>
  本書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來的社會發展為背景,以廉署所成功偵辦的多起驚心動魄的大案要案為經緯,全面揭示廉署的歷史和作用,讀來饒有趣味又發人深省。
  比如2012年香港特首曾蔭權接受廉署調查事件……比如前香港高級警司葛柏貪污私逃案……比如謝庭鋒頂包案背后有著怎樣的周折……比如那些超級巨貪是如何銷毀貪污罪証的等等……
  這是大陸第一本全面解讀香港廉政公署內幕的紀實作品。同時也是全球最銳利的廉政讀本之一。
  本書已選擇精華部分供您閱讀
 
作者簡介
何亮亮
  國際問題專家,鳳凰衛視著名評論員、言論部副總監。曾撰寫《俄國新總統普京傳》、《汪道涵傳》、《第三次海灣戰爭》等作品,多次榮登暢銷榜。現主持鳳凰衛視節目:時事亮亮點、總編輯時間等欄目。以治學嚴謹著稱。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社
責編:滄桑
聯系電話:01083670073
精選章節  
前言:關於廉政公署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以前,香港曾貪腐盛行。廉署成立后短短數年,香港便躋身全球最清廉地區之列,目前在“透明國際”180個國家和地區排名中位居第12位,在亞洲則僅次於新加坡。與之相應,香港廉署也走過了從最初被質疑到很快確立強大公信力的過程。在相關的系列民調中,香港公眾對廉署的信心始終保持在90%左右,對廉署工作的支持度則超過99%。
  香港廉政公署是根據《廉政公署條例》於1974年2月15日成立的。它獨立於香港政府的架構,廉政專員則直接對行政長官負責。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廉署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污的工作。廉政公署由三個部門組成:執行處、防止貪污處和社區關系處。這三個部門的工作分別是調查、預防和教育,三管齊下對抗貪腐。
·前言:關於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首戰:捉拿總警司葛柏
  當時貪污在公共服務機構中相當嚴重,例如救護人員送病人就醫前要索取“茶錢”,消防隊員開水喉(自來水管)滅火要收“開喉費”,醫院病人也要“打賞”給打掃的清潔婦,才能取得開水和便盆,所以當時市民隻要使用公共資源,就必須要賄賂。賄賂,已經成為基本生活必須支付的成本。
  而貪污在警察單位中更為嚴重,當時受賄的警務人員包娼包賭、販毒賭博樣樣來,警察尤其是各級警官普遍收受賄賂,民眾到警察機關辦事都要送紅包,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潛規則。
·香港廉政公署首戰:捉拿總警司葛柏
香港廉政公署首戰側記:總警司葛柏受審期間 大法官屢受恐嚇
  “開審不久,我就收到第一封匿名信,內容寫在信封上面,語帶恐嚇成分,要求我一定要重判葛柏,否則對我不利。”審訊葛柏期間,楊鐵梁稱,他曾接連收到匿名恐嚇信。年72歲的前大法官至今仍清楚記得匿名信的內容:葛柏取走了中國人很多錢,楊鐵梁身為炎黃子孫,必須將葛柏判重刑。楊鐵梁認為這些信件正反映出市民對貪污者深惡痛絕、必除之而后快的心情。
  不過在他來說,理性而公平的審訊十分重要。所以,收信后,他立即在庭上宣讀匿名信的內容,直斥寫信人藐視法庭,更申明自己不會受此類恐嚇,影響其判決。可是,宣判前一天,他再次收到類似的恐嚇信,但他依然強硬地重申自己的立場,沒有要求保護,或加強保安措施。
·香港廉政公署首戰側記:總警司葛柏受審期間 大法官屢受恐嚇
十七年一案:廉政公署拿下“過江龍”陳鬆青
  1949年之后,香港取代了上海,成為“冒險家樂園”。這個自由港以其寬鬆的環境、便利的金融服務,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界梟雄乃至騙子。佳寧的老板陳鬆青,就是這樣一個梟雄,盡管他計謀多端,一度在香港商界呼風喚雨,連英資大亨都被他迷惑,但最終還是栽在了廉政公署的手裡。
  陳鬆青的身世至今仍有疑點。據說,他1937年出生在沙撈越(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現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但也有報道說他1933年出生於福建。上世紀50年代中期,陳鬆青赴英國留學,獲得工程學位,畢業后一直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做建筑工程師。
·十七年一案:廉政公署拿下“過江龍”陳鬆青
我要評論  
 
 相關作品推薦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