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反腐十年“三清”之路

2012年11月19日11:09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清”理念令人鼓舞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中共十七大后的流行语。俗称“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等制度得到舆论热情关注。

  此次中纪委报告中提及的“三清”理念,“这个理念其实一是我们党反腐工作中所倡导的内容。与以往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提法一致,而财产公开是践行此理念的重要一环。”林说。

  十八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杜德印认为,十八大报告首提“政治清明”理念,是令人鼓舞的一项内容。与“政治清明”并列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在十八大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中共中央纪委工作报告时一起成为讨论热点。十八大浙江代表团的代表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响亮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

  杜德印表示,应该关注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如果做好人更难,那就麻烦了。”杜德印提出,反腐要重视制度建设,同时也要居安思危。在注重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同时,也要从风气、文化、环境方面进行治理,不能让环境的评价规则发生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都应该为我党建设清明的政治而努力,使政治清明、政府清廉、自己清正!”

  在十八大代表、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看来,此次中纪委报告梳理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七个必须坚持”的反腐倡廉工作经验,“对今后五年的纪检工作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既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又突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而在十八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看来,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源上遏制腐败。

  “腐败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在权力过分集中、缺少制衡机制的形势下,光依靠领导干部的廉洁、清明,很难真正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11月8日下午在陕西省代表团开放讨论上谈到学习十八大报告时李金华说,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从根源上遏制腐败。(记者张海林、特约撰稿叶雨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责编:李源(实习)、姚奕)

更多关于 反腐倡廉频道 的新闻
· 查处薄熙来、刘志军发出的雷霆之声
· 中国青年报:官员当用好网络问政
· 黄先耀:坚定惩治腐败做好忠诚卫士
· 深圳市宝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打造廉洁单位
· 湖南怀化聘请20名检风检纪特约监察员(图)
· 宁夏专用通信局原局长退休后东窗事发
· 福建南靖:纪委出招解决安置房“两证”难题
· 国资委:加强央企领导廉洁从业道德教育
· 辽宁一财政局长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10年半
· 云南河口商人为拿工程一年行贿8次被判刑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