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童年苦難 格外關注弱勢群體
1950年深秋,我母親到親戚家賒了頭小豬來養。大約過了不到十天,親戚家的掌門人來到我家,對母親說:“我是來看弟弟的,順便來收你賒的豬崽錢。”母親說:“現在確實沒錢,等籌到錢一定給您送去。”這位掌門人沒有說行還是不行。接著,她指著我家的破屋說:“我的親戚現在住的都不錯,就是你還住牛欄,這麼破,這麼矮,狗都跳得過去。”晚上,父親知道了,大發脾氣。好像豬崽也聽懂了似的,不停地叫。父親罵母親沒骨氣,怨親戚無情,也恨自己沒用,堅決要把小豬送還人家,寧願餓死,也不低三下四。
母親沒辦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豬脖子上綁了根繩,牽著趕回親戚家。
已是凌晨二時許,秋風瑟瑟,細雨綿綿。我在前面牽著小豬,母親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兩棵大樟樹旁時,想到這裡曾槍斃過一個惡霸、一個反革命,那個惡霸被步槍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個反革命被手槍打碎了腦殼,腦漿迸溢。因曾親眼目睹,感覺十分恐怖。頓時我雙腿發軟,走不動了,嚇得哭了起來。母親也難過地哭了,安慰我說:“不要怕,哪裡有鬼?就是有鬼,也不會嚇我們這樣的窮人,我活了四十多歲,受過人的欺侮,沒有受過鬼的欺侮!”我心裡好像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顆壯膽藥。再往前走了約一百米,又看見村裡一個被鄰村殺死的人放在棺材裡,並用磚壘了一個小屋,說是報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來,但還是硬著頭皮,牽拉著小豬往前走。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為我們壯膽,為我們叫苦,抑或是抨擊人情太薄。
再往前,要翻過一座山,走二裡多長的山路,這時雨下得更大了,身上也濕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竄出一隻動物,不知是狼是狗,嚇得我膽戰心驚。母親說:“不要怕,你是個大孩子了,畜生不會傷害我們。”快到西北邊山腳下時,看到一大片墳墓,大大小小的墳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饅頭。母親說:“再走一會兒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我想到母親可憐,又嗚嗚地哭起來。大約又過了半個多小時,終於把小豬送到親戚家,這時天才蒙蒙亮。掌門人淡淡地說:“把豬關到欄裡去,你們吃過早飯回去吧?”我們全身濕透了,像落湯雞,一夜折騰得夠嗆,連水都沒喝一口,肚子早餓了。但母親隻輕輕地說了句:“謝謝,我們還要趕回去。”在往回走的路上,天先是陰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襲來,身上不時打寒噤。
回到家裡,看到我們可憐的樣子,父親沒做聲,轉過身去,不停用手抹眼淚。母親趕緊把我的濕衣服換了下來,都是打補丁的舊土布衣服。【詳細】
相關新聞:
·責編談吳官正新書《閑來筆潭》:足以觸動心靈最柔軟的地方
·吳官正新書《閑來筆潭》憶童年苦難 格外關注弱勢群體
·吳官正憶清華往事 揭秘為何九年沒回家過春節
·吳官正新書《閑來筆潭》 借“武大郎開店”談“用人”
·吳官正新書:喜歡走極端的民族易走向毀滅
·吳官正《閑來筆潭》書摘:蓋茨辭職的啟發
·吳官正借"愚公移山"巧批市長 "愚公后代"全改行
·吳官正撰文憶貧寒家境:小時候過生日都是奢望
·吳官正一封意味深長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