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圍堵官員系因污染項目“強行落戶”?
這起“羅生門”的表面誘因,是備受關注的官員“超標准接待”問題。但泰州當地參與圍堵的數位濱江花苑小區居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其對濱江工業園區管委會不滿的深層次原因,是一個名為東聯化工的污染項目“將要落戶了”。
4月20日,“泰州發布”官方微博將19日晚的圍堵事件定性為“集訪”。並稱,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委“十項規定”要求,超標准公務接待的,將嚴肅查處,決不姑息。
“張愛華被免職了,但根本原因不是‘超標接待’,它只是一個誘因,泰州政府對根本問題避而不談。”自稱參與19日晚圍堵事件的周姓居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濱江花苑小區居民表示,此事源起於“濱江花苑要因一個污染項目被搬遷”。據2011年7月26日《泰州晚報》報道,一個名為東聯化工的大型石化基地即將落戶濱江區,該項目由泰州本地一家化工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一期工程投資26億元,主要產品為丙烯、碳四烴及精制輕油、精制燃料油、甲基叔丁基醚等。
另據人民網22日的報道,距今一年半前,東聯化工項目動工了。該項目僅與濱江花苑一路之隔,不符合安全防護距離要求。當地政府由此啟動東聯化工安全衛生防護區范圍內的居民房屋搬遷工作,共涉及濱江花苑1-41幢約1200戶居民。
“據多位小區居民反映,他們不滿3880元/平方米的補償標准。4月19日晚,有群眾見多輛轎車出入管委會,遂進入接待中心察看,結果發現二樓三四個包廂內杯盞交錯,濱江花苑待遷居民遂聞訊涌入。”人民網報道這樣解釋圍堵事件的前因后果。
“據說企業給的搬遷費用是1萬多元/平方米,而給附近居民的補償為3880元/平方米。”一當地居民反映。參與圍堵的薛姓居民還告訴記者,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要建化工廠,“評估的時候沒有拆遷公告,也沒談到補償方式,好多人家沒評估,后來他們貼了一個公告,是用3880/平方米來進行補償。我們質疑為何小區價格如此之低,相關負責人回答:‘你們小區隻值這麼多。’”
但有一種聲音質疑,3880元/平方米的拆遷標准只是一種誤讀。
“昨天的事件是濱江花苑的動遷引起的,實際導火線是一紙公告,有人斷章取義了一個數字3880元,大家都以為濱江花苑的拆遷價格是3880元/平方米。事實是,等面積置換、貼補被拆遷戶的裝璜費用后,超出原有面積的,才需以3880元/平方米購買。”4月20日,網民“_Hello_菲”在泰州當地論壇發帖解釋。
“這些居民貪心不足,原來住在農村集聚區的商品房裡,現在被安置到高港城區,一個平方換一個平方。另外,每戶都有20萬元到30萬元的安置費,不少了。”支持上述說法的不止一人。
“補償標准太低只是一方面,大家更希望的是化工廠能搬走。”周姓居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個化工廠污染太大了,是其他地區不要的。”
記者檢索發現,自2011年7月以來,當地居民對東聯化工的反對聲就不絕於耳。
《泰州晚報》報道稱,在東聯化工一期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產出9萬噸丙烯、20萬噸碳四烴,同時還能制造出40萬噸精制輕油、50萬噸精制燃料油和6萬噸甲基叔丁基醚。時任濱江工業園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的潘小泉說,東聯化工項目將大大提升園區的經濟效益,“將帶來120億元的年銷售規模和20億元的年利稅。”
“泰州真的要出名了,好項目沒幾個來,害人的項目來得多。”當地網民“愛吃的豬”慨嘆。“招商引來化工企業,真是千古罪人。”網民“lly”評論稱。
截至發稿,泰州市委宣傳部及東聯化工並未就“主任下跪”事件背后的化工廠落戶一事,對中國青年報作出回應。(王夢婕 李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