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調控財力空間縮小
財政支出方面,需要財政保障的大事多,各方面資金需求很大。2013年,財政部門要做好交通建設、環境治理、水利工程等重點事項的資金保障工作,要加大對雙輪驅動戰略、重點產業、節能減排的引導和扶持,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還要對文化體制、事業單位、醫藥衛生等領域改革工作給予更多的財力支持。同時,剛性支出局面難以改變,支出結構的日益固化,政府可調控的財力空間愈來愈小。
□專家解析
減少公車數量方可標本兼治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三公問題專家葉青向本報記者表示,北京市建立公務用車管理長效機制,將每年每輛車的平均運維支出限制在3萬元左右,其目的無疑是好的。由於對每年每輛公務車的支出額度空間做出了一定限制,預計在中短期內,這能夠起到減少公車私用等問題的發生幾率。但從長期看,他還是建議推行公務車改革,徹底減少一部分公務車。
葉青解釋,目前社會各界經常熱議公車私用等問題。由於大部分公務車並沒有顯著標識,公眾也無從判斷這些上路行駛的公車到底是在執行公務,還是被用來接送孩子,甚至出游乃至其他私人用途。而在經過測算的基礎上,一旦限制公務車每年每輛車的支出總額,就能使得公車司機或者其他公車使用者不敢頻於將公車私用。因為一旦總額“爆表”,超出的油錢、路橋費、修理費等,很可能就需要公車司機或者其他公車使用者自費支出了。
不過葉青認為,這樣管理還是隻能適用於中短期內,因為其雖然治標,但仍未達到治本的最終目的。他建議,從長遠來看,包括北京市在內的各省市,其實都應該推行更加徹底的公務車改革,直接減少一部分公務車,這才是標本兼治的最終解決方案。
葉青舉例稱,近日北方不少地區遇到極端的霧霾天氣,出於環保因素等方面的考慮,北京啟動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並要求遭遇極重污染過程的區縣,應採取黨政機關帶頭停駛30%公務用車的措施。他認為,下一步北京市各有關部門應該抓緊進行相關數據的採集和調研。如果研究証明停駛部分公車並不會過於影響相關部門的機構正常運行,那麼北京市可考慮在市級單位或者區縣推行逐步減少公務車的改革舉措。對於減少的比例,可以參照30%這一比例,也可以先低於30%這一比例,各部門根據工作性質不同,也可以不採用統一比例,而視具體情況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