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審計署發布2013年第1號公告 “屢審屢犯”更需加大問責

人民網記者  王  珂

2013年01月17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張芳曼制圖

審計署16日發布2013年第1號公告,向社會公布了201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結果。

  審計促進完善1600多項規章制度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了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關於201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要求國務院責成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的問題,認真研究處理,切實進行整改,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落實結果。

審計表明,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地區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的要求及審計署依法下達的審計決定,認真進行了整改(見上圖)。

其中,針對現行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收繳比例仍偏低的問題,從2012年起,中國煙草總公司稅后利潤收取比例已提高至20%。財政部正結合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實際,研究調整和提高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的合適途徑和方式。

針對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任務未完成的問題,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地方迅速制定了整改方案,加快了工程排查和治理。截至2012年10月底,54個縣已經完成83%的校舍加固和93%的校舍新建任務。

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建設資金籌集不到位的,相關地方已補提或補繳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26.67億元,落實配套資金0.85億元,將26.99億元被截留挪用的專項資金歸還原資金渠道。對資格審核和退出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取消了6928戶不符合條件家庭的保障資格,清退了918戶不符合條件的入住家庭或享受補貼家庭,追回補貼資金242.41萬元。

針對違規批地用地的問題,相關地方制定了具體整改措施,已糾正違規征收佔用土地20.01萬畝,追繳收回土地出讓收入135.05億元,將未納入預算管理的46.49億元土地出讓收入上繳國庫。

關於資金借貸方面的問題,對貸款發放和管理的違規問題金額300億元,相關金融機構通過完善補齊貸款手續、補足項目資本金、規范利率收取、停辦有關業務和收回貸款等方式,全部予以糾正,並處理責任人員395人次,制定修訂了近190項規章制度。

  確有一些問題屢審屢犯

“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再審計—發現類似問題—再整改……”翻開歷次審計公告,不難發現,“屢審屢犯”現象大量存在,使公眾都感到了“審丑疲勞”。

審計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這些年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看,審計發現的絕大多數問題得到了整改,“但客觀上講,確有一些問題屢審屢犯。”

據分析,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每年審計工作報告中涉及的審計范圍和審計對象相對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發現的問題類型與往年也有相似之處。

其次,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和完善過程中,一些經濟制度還不能夠完全適應實際情況,一些單位和人員嚴格依法辦事的觀念樹立不牢,為此審計一直致力於推動體制機制制度的完善,從源頭上和制度上預防一些問題的發生。其中,有的問題有關部門在對審計建議進行消化、吸收和落實后,整改初見成效﹔有的問題相關方面已達成共識並有了解決問題的思路,正在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有的問題正在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和把握規律,查找症結,以制定有效的解決辦法。 

“對這些問題的整改實際上是一個制度逐步健全、體制逐步完善、改革逐步深化的漸進過程。審計通過揭示這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進而推動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也是整改的一種方式或途徑。”該負責人說。 

  加大對審計查出問題的問責力度

作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一個“免疫系統”,查處問題不是審計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揭示問題促進整改、推動完善制度健全法制,減少問題產生的根源,降低問題發生的幾率。

審計署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各級審計機關努力促進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健全了整改跟蹤檢查機制,堅持審計結果公告制度。5年來,全國審計機關向社會發布審計結果公告2.4萬多篇,詳細列示存在的問題和相關整改情況,充分尊重社會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

如何進一步加強整改工作?該負責人認為,加強整改需要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發揮合力。他建議,一是要明確和強化被審計單位依法必須整改的責任﹔二是要加大問責力度,對拖延、推諉甚至拒不整改的,要追究責任﹔三是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各級政府督辦和考核內容,同時建立整改情況通報公報制度,以公開促整改﹔四是有關部門和單位應重視審計提出的建議,及時修訂和完善制度,切實強化內部控制和管理,不斷提高依法理財和依法行政水平﹔五是積極推動改革,以改革的方式解決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問題,從根本上鏟除滋生問題的土壤。

 

(責編:李源(實習)、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