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年財政預算和完成情況
□釋疑為什麼預算收入增幅降低?
增幅放緩常態化趨勢明顯
市財政局局長楊曉超提出,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與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經濟運行中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今后,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當前首都經濟進入了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階段,要著力解決一些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一定時期內,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必然受到限制。繼續實行限房、限車政策,以及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的推進實施,都將帶來較大的減收,財政收入增幅放緩常態化趨勢明顯。
據了解,去年本市各項結構性減稅政策共減稅200多億元,其中,僅營改增即減稅35億元。由於去年本市只是從10月開始實施營改增政策,而今年全年都要實施,因此今年本市整體減稅規模將會大幅超過2012年200多億元的規模。為此,本市還要研究分析“營改增”等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對市區財力的影響,為完善市區財政體制作准備。
如何促進財政收入增長?
城鎮化將有利於財政增收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會上表示,雖然目前北京財政收支壓力較大,但實際上北京財政收入還是存在著三大宏觀利好因素,是有利於財政增收的。
李士祥解釋,目前本市正面臨從擴大出口、加快投資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的新機遇轉變,這有利於北京這種特大型城市拓展發展空間。其次,按照國家提出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今后每年的經濟增長還是可以期待的。另外,十八大報告提出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如果部分農民轉化為城鎮居民,其收入和消費能力都會增加。因此,今后的城鎮化將會給本市經濟發展帶來可觀的拉動力。
今年財政支出形勢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