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110/59/11128407456323663779.jpg)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110/84/10001254364376766020.jpg)
檢察官在浩如煙海的賬目中查找証據。
三百六十行之外,有一行叫“統方員”。“統方”本身並不可怕,它是醫學臨床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統計方法。但是,為商業目的“統方”讓人不寒而栗——
“統方員”腐敗不可小覷
在我國,購藥是普通家庭醫療支出的較大部分,而到醫院聽從醫囑購藥的更佔大部分。因此,醫療機構的腐敗與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對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對長期服藥或重病患者,甚至是癌症患者的家庭影響最為直接,所以,這就有了“辛辛苦苦好幾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社會輿論。
藥價高、看病貴是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在醫藥購銷體系中存在一條環節眾多、層層加價的利益鏈條。這條利益鏈條在醫院的集中體現就是:醫生開“大處方”,“統方員”按月統計醫生開處方賣出藥品的情況,醫藥代表根據賣出的藥品給醫生送回扣。
“統方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呢?
筆記本披露大秘密
2012年夏天,山東省濟寧市某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左右的公立醫院,熬過了40度高溫的天災,但沒有躲過“人禍”。原院長、原藥劑科主任、藥品採購員、藥品調劑師4人相繼因受賄罪鋃鐺入獄。
2012年5月14日,泗水縣檢察院在濟寧市檢察院查處醫療機構商業賄賂專項活動中,接到指定查辦該醫院原院長張學海涉嫌受賄案件后,立即展開調查,從原院長張學海受賄案揭開醫療機構神秘面紗,又從小小藥品採購員的受賄案揭露醫療機構商業賄賂大秘密——利用“統方”貪賄利益鏈。
所謂“統方”,是指醫院對醫生用藥信息量的統計。為商業目的“統方”,是指醫院中個人或者部門為醫藥營銷人員提供醫生或部門一定時期內臨床用藥量信息,供其發放藥品回扣的行為。
“統方”本身並不可怕,它是醫院對醫生用藥信息量的統計,可以說它在醫學臨床研究領域是掌握一手資料輔助醫學治療不可或缺的統計方法。但是,為商業目的“統方”讓人不寒而栗。回扣的支出誰來承擔?醫藥營銷人員沒有自掏腰包,而是轉嫁到患者頭上。
患者把回扣“給”誰了?醫藥營銷人員不是最后的贏家,在醫藥購銷體系中存在一條環節眾多、層層加價的利益鏈條,70%多的利潤被醫院各類人員瓜分。醫生獨佔鰲頭獲得50%、“賣”信息的“統方員”僅有3%B5%的“辛苦費”。
大公無私、甘為人梯的“統方員”是誰?醫藥營銷人員蕭紅(化名,另案處理)揭開了謎底。
蕭紅,39歲,在某醫藥銷售公司任業務員5年,后挂靠過三家醫藥公司從事醫藥營銷工作(俗稱“醫藥代表”),2008年開始向這家公立醫院銷售“酮”(化名)藥品。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蕭紅習慣寫“日記”。但蕭紅畢竟是個老江湖,她深知“日記”的內容事關重大,在搜查蕭紅住宅時,她想用“贗品”蒙混過關,不料被辦案人員揭穿,在臥室壁櫥最頂層隔斷中的棉被裡,搜出了一個卷皺的墨綠色小本子。
辦案人員翻開小本子,聽蕭紅從頭講起了與這家醫院的恩恩怨怨。“2008年剛過完春節,我代理了新上市的‘酮’藥,在張院長和藥劑科主任(另案處理)的大力‘幫忙’下,我成功與他們醫院建立起了藥品供應關系。”
蕭紅以為“疏通”了上層,從此就踏上了康庄大道。可她萬萬沒想到,這僅僅是個開始。
“2008年4月初,藥品採購員就通知我送貨了,我以最快的速度送去貨。因為,當時資金不寬裕,進貨數量不算多。”蕭紅想起了當時的心酸。“快兩個月過去了,醫院也沒通知補貨,我以為藥的銷量不好,就打電話問藥品採購員,她說剩不多了,但她沒讓我補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