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檢察日報:轉變作風從改變文風開始

陳小軍
2012年12月18日08:10   來源:檢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八項規定”就加強調查研究、克服形式主義、改進會風文風、厲行勤儉節約等事項提出具體要求。在此,筆者想就文風問題略談一二。

  對於文風不正的危害和改進文風的必要是有廣泛共識的,不論高層基層、黨內黨外,就如同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一樣,恐怕無人有異議。文風問題由來已久,已成痼疾,是因為有適合其生存的現實土壤。“長、空、假”之文,在黨內既已成風、成害,又經“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數十年,卻打而不死、打而不絕,“有時竟鬧得很嚴重”(毛澤東語),原因何在?前人已作過多方面的分析,這裡,再作三點補充。

  其一,直截了當講真話的風氣還沒有形成,講真話有風險、講真話得罪人還是比較普遍的顧慮。明明看到了問題的症結,卻不方便直接說出來,講話寫文章就需要包裝、就需要鋪墊,就不能直接面對問題,就需要繞一些彎子。點問題,往往先來一段肯定成績的前奏曲;講缺點,也要加上點修飾詞。結果是文章長了、棱角沒了,問題缺點被淡化了、真知灼見被淹沒了。其二,文章,特別是公文的產出越來越專業化了。現在各個單位寫作班子成了常備人馬,甚至鄉長鎮長,也要跟著一個寫講話的秘書。一寫文章先框架結構、后標題段落,再分工合成,仿佛是一個文字加工廠,抹殺了個性鮮明、回味無窮的文風,也就不能帶來思想上的啟迪和沖擊。其三,求全責備壓力大,講話文章平淡穩當也是無奈之舉。文風要嚴謹是對的,但就此縮手縮腳,總是平平淡淡溫吞水,恐怕也不是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黨內的風氣要更加開放活潑些,要鼓勵講真話、允許講錯話。有些小小的不周到,敢講敢當、率真自然、真實自在的干部在黨內應得到更多的包容和尊重。

  轉變文風,需要領導帶頭、領風氣之先。除舊布新、引領風氣,領導做好表率,下面才會跟著來。領導的作用,一是示范,上行才能下效,領導堅持“短、實、新”的文風,下面才會去學去改,領導不講套話,下面的套話就一定減少許多。二是要求,匯報工作、介紹情況,要求重點突出、直截了當,分析問題、研究對策,要求掌握真情況,表達真思想,生動鮮活,不能干巴巴地念稿子。照此做的表揚宣傳,不照此做的批評告誡。近日,李克強、王岐山同志開會的風格廣受好評,領導都這樣要求,堅持下去,風氣就能慢慢轉變。

  轉變文風,需要對號入座、從自己改起。無論處於什麼崗位,無論處於何種層級,每一位干部有三條是應該努力去做的,一是自己動筆、寫自己的話。有感而發、真情實感,隻有自己寫出來才真切實在,假他人之手,就多少會有些水分。二是多些研究、寫自己想明白的話。隻有深入研究,寫出的文章才有看頭、有味道。人雲亦雲、膚淺潦草,寫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好效果。三是盡量寫短些,再短些。

  轉變文風,需要精簡會議、減少應付之文。我們的許多講話文章是為了開會而趕出來、應付出來的。沒有深入討論、沒有思想碰撞,哪能有認識深化和實際價值,這樣的會議既浪費資源浪費時間、又毒害文風,其害不淺。所以,精簡會議,勢在必行。

  (作者系中央政法委綜治一室主任)

(責編:李源(實習)、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京華時報:將公權力趕進法治的籠子
· 法制日報:網絡反腐須告別偶然性步入規范化
· 深圳市委衛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圖)
· 湖南新晃房產局正副局長貪賄近百萬獲刑 
· 專家建議官員財產公示應“有條件赦免”(圖)
· 廣東清遠一名副區長因受賄獲刑
· 江蘇鹽城工商局處罰不及時 消協秘書長實名舉報不作為
· 成都新都國土局長被雙規
· 記者實地調查青島“房爺”幕后故事
· 增城畜牧獸醫局原局長受賄73.1萬被查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