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京華時報:用法制化規范網絡反腐

2012年12月04日09:47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網絡舉報必須得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反腐作用,也能最小程度地減少誤傷。

  網絡舉報的力量,正日益受到各方關注,想要視而不見、見而不應幾成不可能。那麼,網絡舉報本身將成為反腐的正能量,還是在毀譽參半中迷失?這顯然是個問題。

  如果說,此前的一些網絡舉報,因一些輿論熱點導致注意力的分散,而最終不了了之。那麼而今,尤其是在最近這短短的十幾天裡,幾乎每一起熱點網絡舉報事件,都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及時回應。雷政富不雅視頻流出,重慶市紀委在第一時間介入,在63小時內雷政富即被免職。而其他幾起網絡舉報,也已獲相關部門的及時介入。

  當黨和政府的反腐機構在高速運轉和響應的時候,網絡舉報是否還是按照傳統的模式發展下去?又該如何與反腐機構實現同頻共振的良性互動?顯然,網絡舉報迎來一個良性發展的契機,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應該檢視自己的一些不足,以使自己反腐的正能量得到充分釋放。

  在我們欣然於看到“表哥”楊達才等落馬時,我們也遺憾地看到“擁有24套房產”的“房嬸”、某縣委書記有9名情婦的“丑聞”舉報等均失實。

  誠然,群眾監督獲得的証據總是有限的,未必事事都屬實,我們也不能苛求網絡舉報都必須准確。但是,如果反腐機構介入調查每每都証偽,又豈不是失信於反腐機構、削弱了網絡舉報的力量,最終導致“狼來了”的結局?

  應當看到,今天的網絡舉報,已有不少肇始於利益糾葛、惡意攻訐、搞臭對手。基於這樣的目的,有的不惜設陷獲取証據,甚至炮制子虛烏有的証據。雷政富即是被建筑商設陷要挾以獲得工程項目。而重慶一教師為500元就當網絡水軍,炮制出官員的艷照門。

  今天的社會監督已不能苛求必須是純潔式的反腐,很多腐敗問題的曝光恰恰是因為利益糾葛甚至分贓不均的原因,這種“污點式証據、証人”也的確是反腐的一條路子,不管出於何種原因,畢竟是因官員自身不正才會有此下場。但是,無中生有的惡意捏造、炮制、搞臭,卻最終也會消解網絡舉報的正當性,抵消網絡舉報的正能量。

  在反腐機構高度響應的情勢下,不妨試想一下這樣的效果:網絡舉報有極高的自律,排斥那些惡意的子虛烏有,每一起舉報至少必事出有因,那麼,網絡舉報必須得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反腐作用,也能最小程度地減少誤傷。

(責編:李偉(實習)、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廣東省紀委書記: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 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 法制日報:包養情人,權力無度背后的枝節
· 廣州市金融辦一處長收受賄賂受審
· 原廣州食品集團董事長謝榕三涉受賄400萬獲刑10年
· 新一屆常委“平易”講話引新風(圖)
· 廣東部署推進高校廉政風險防控工作
· “女主播舉報人大代表”,不能止於免職
· 曲靖檢察官李毅忠清苦做人清廉辦案(圖)
· 廣州一檢疫站賤賣“檢疫肉”換回扣
· 新京報:反腐敗,最缺的就是“認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