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在嘴里,怎么说得清?漫画:张爱学
2013年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开启。继广东、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会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虽然公开的项目有所增加,但从整体看,大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内容粗疏,普通公众难以看懂。
此外,项目支出数额巨大、“其他支出”暗藏玄机、“三公”预算藏头露尾等现象依然突出。专家认为,推进预算公开的目的是接受公众监督,国家应出台预算公开的规范和标准,重点公开三公预算,让部门预算报告“看得懂、能监管”。
内容粗枝大叶,谁能看懂?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的部门预算报告长短不一、格式各异,短则四五百字,长则三四千字。北京、陕西两地的部门预算报告主要包括情况说明、总体收支预算、支出预算和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四个方面内容。而上海、深圳等地的部门预算报告则没有单独列出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从内容分析,多数预算报告按功能分类,且内容粗疏。以上海某部门的预算报告为例,只列出了农林水事务和教育两项预算支出,未列出基本支出和项目明细。陕西一个部门的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表只列出了一个项目支出,也没有具体名目。
少数报告按经济分类,但往往只有大数,没有详细名目。深圳某部门2013年预算报告列出了发票登记工本费5000万元、电子政务运维费1653万元、信息化建设费1000万元等11个具体项目的预算支出,并和2012年项目预算支出作了比较,但由于每个项目支出缺乏更具体名目,公众依然很难进行监管。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黄斌表示,目前的预算公开主要是按照钱的功能所做的账本。显然,按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来分类的经济分类账本要比功能分类账本更详细。他举例,以教育部门为例,按功能分类主要就是教育,人们只知道这笔钱用在教育上,但具体怎么用不得而知。如果从经济分类来看,人们就可以知道这笔钱中有多少用于教师员工的工资奖金,多少用在教材教辅、教师培训及其他教学业务上,多少用于教学设备购买或教学楼修缮和建设上。“可以说,预算支出越细越具体,公众的监督力度也越大。”
“项目”数额巨大,暗藏猫腻?
细心的人会发现,各地部门预算报告中的项目预算支出一般占支出预算总额的20%~50%,有的占比接近70%。如上海某部门2013年预算支出总额为1533万元,其中项目支出1040万元,占比高达68%。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高抒介绍,按照世界通行标准,项目支出应属于临时性支出,一般用于应对可预见的突发事项,大多远远低于基本支出。但从国内的预算报告看,项目支出数额巨大,有的已超过基本支出,这意味着“灵活要钱、灵活花钱”变得更加容易。
有些项目支出表述模糊,与日常工作内容重复。某市发改委支出预算表一共列支了157个项目,从名称上看,全市发展和改革调研经费、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经费、“三贴近”调研工作经费、经济综合调控研讨工作经费等项目内容交叉重复,且数额巨大,少则50万元,多则近300万元。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项目支出“不能往细里说”,因为很多三公经费就暗藏在这些项目支出中。高抒向半月谈记者举例,一次他随一科研机构到美国访问,当地接待人员奇怪地问:中国公务团大多是半天公务,其余时间旅游,你们团怎么全是公务活动?“本该是正常的情况,反倒出乎人家的预料。你说,这些大量的公款旅游费用,能详细在预算中列清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