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殡葬行业职务犯罪亟须重视

2013年04月01日13:56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57.6%受访者认为

丧事不问价助长职务犯罪

此次调查显示,57.6%的受访者认为,“丧事不问价”、“花钱买安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殡葬服务业的职务犯罪行为;另有34.22%的受访者认为殡葬服务行业职务犯罪的原因在于“供货商给回扣”;有8.18%的受访者认为,“部分消费者追求奢华”诱发殡葬行业职务犯罪。

97.35%的受访者认为,“乱收费、高收费”算殡葬行业的腐败行为;只有2.65%的人认为不算。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的一份调查显示,2008年1年间,浙江省检察机关在全省殡葬行业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犯罪11件16人,其中单位“一把手”10人,涉及相当一部分殡仪馆、殡葬管理所、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显示,一些被查处殡葬业职务犯罪人员,在采购骨灰盒、墓碑石料以及殡葬工程建设中,或开假发票做假账、拿回扣,或直接收受贿赂。群体性犯罪成为殡葬服务业职务犯罪的突出特点,窝案串案多。

“殡仪馆工人经常收‘红包’吗?”

“从2007年开始规定不准收,但如果没家属投诉,他们也就收了。火化工一天的‘红包’至少几百元。”

“除了火化工,其他工种有没有‘红包’收?”

“每一个工种都有机会,化妆、火化工的机会最多。”

这是媒体与广州市花都区殡仪馆原馆长黄燕玲的一番对话。

“‘一拎一串’,‘一挖一窝’是殡仪馆职务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根据该检察院连续查处的12起殡仪馆馆长、副馆长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显示,殡仪馆内的职务犯罪涉及面之广,几乎涵盖了各项业务环节。

对于“你认为殡葬业都存在哪些问题”,有58.31%的受访者认为,存在“收费名目多、高收费的暴利现象”;41.69%的受访者认为,存在“乱收费、强制消费、服务态度差”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有75.9%的受访者在处理亲人的丧葬事宜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服务态度视丧属是否购买殡仪馆提供的物品而定。”

60.96%受访者认为

缺乏监督是此类犯罪主要诱因

“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规范殡葬行业,为什么收费依然那么高?”

黄燕玲称:“政策规定得严,但管理基本没那么严。物价局规定了几项收费,但很多项都没有规定。”

缺乏外部监督,内部管理不够完善,被认为殡葬服务业职务犯罪的主要诱因。

在此次在线调查中,有60.9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监督”导致了殡葬服务业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39.0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缘于“殡葬法至今未出台,没有法律约束”。

殡葬绿皮书指出,应加速《殡葬管理条例》的全面修订,推动殡葬法的制定结合政策创制,应尽快出台新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与标准;同时,建议开展殡葬法的研究工作。

目前,殡葬服务行业只有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但该条例立法层次较低,仅对原则性问题作出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容易滋生职务犯罪。

“涉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诱发犯罪发生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政治觉悟不高,法律意识尤其淡薄。”济南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的调查报告称,他们经不起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物质利诱。

黄燕玲面对媒体采访时也称:“实际我连初中学历都没有。家在花都农村,很穷,17岁就参加工作。当时火葬场招人,要求初中学历,我就填个初中。”

北京律师靳学孔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殡葬业职务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认为,首先是法律规定不健全。丧葬用品的采购、丧葬收费的价格等与殡葬业收入、利益直接相关的关键环节,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权力行使缺乏规范,为相关人员滥用权力或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同时,殡葬服务业自身运营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殡葬业工作人员编制较少、流动性较差,一些管理者在一个职位上任职时间过长,甚至一人身兼数职,权力过于集中,不同职位之间的权力制约消失,导致职务犯罪容易发生且不易被发现。”靳学孔说。

另外,靳学孔认为,高收费导致的暴利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有些殡葬收费项目价格过高,为贪污、挪用、受贿等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殡葬业重大事项的决策和重要业务环节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和制约,助长了职务犯罪的多发。”靳学孔说。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