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北京小学生建议公车挂红色牌照便于群众监督

2013年02月20日14:1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公车能否挂“公牌”?

  ——一位小学生关于公车改革的建议引发的思考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公车私用”问题持续发酵。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公车管理,但“公车私用”却难刹车,由此带来的浪费腐败更是触目惊心。

  记者采访发现,缺乏有效的监督办法,是造成当前“公车私用”泛滥的重要原因。前不久,一位北京小学生提出给公车上红牌便于接受监督的建议,在微博上被人们一次一次的推介和转发。

  公车私用,被发现的只是少数?

  大年初一,一条关于公车改革的微博在网上被疯狂转发。云南州委宣传部微博公布了部长伍皓的公车牌号,“敬请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国网友监督。”

  两天后,广州市南沙区城关分局四名执法人员驾驶公车,在非执勤时间到市远郊一家农庄用餐,被网民拍下上传后迅速引发热议。目前,当事人已被停职检查。

  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公众监督公车腐败力度越来越大,“街拍公车,曝光腐败”成为一道别样风景。“中国公车私用曝光台”等微博账号,成为公众热门点击对象。

  “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监督手段增多,力度加大。”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而据一些政府官员私下透露,“街拍曝光”越来越多,他们也绷紧了公车使用这根弦,生怕一不小心被曝光。

  然而,从近期曝光的多起“公车私用”事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中不准在节日期间公车私用等规定,并未得到贯彻执行,“车轮上的腐败”仍在蔓延。

  春节期间,记者在一些地方的餐饮场所和景区门口,仍能看到标识明显的公车。网络上发起“随手拍豪华军车”活动后,不断收到群众自发拍摄的“公车私用”照片,其中不乏奥迪、宝马、路虎等豪车,有的是在出行路上,有的停靠在景区门口。

  叶青告诉记者,与这些明目张胆的行为相比,一些隐蔽的“公车私用”问题更严重。一般来说,公众能轻易辨认出白牌车、O牌车等一目了然的公车,但对于那些标识不明显的公车,则很难辨认。所以依靠公众“街拍曝光”的监督办法,被曝光的公车只是少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厅级干部告诉记者,“公车私用”现象泛滥背后有数量不断攀升的公车在支撑。10年前他们单位只有五六辆车,现在已经翻了好几倍,还在变着法儿买新车。如果再不监督治理,10年之后,“公车私用”不知道泛滥到什么程度,“这就好像城市动迁,越拖成本越高,代价惊人。”

    监督失效,根源在于群众无从监督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公车私用”治理力度,各地也在探索监督办法。2009年杭州市规定市局(副厅)级以下取消专车,实行货币补贴。2010年广州市启动试点,引入GPS实时全程监控公车使用情况。

  然而从各地试行情况来看,效果却不理想。GPS等高科技并没有管住“公车私用”老问题,一些公职人员照样无视政府的相关禁令,造成监督屡屡失效。

  “公车标识不明显,私用现象群众就无从监督。而缺乏公众参与,公车监督办法必然‘先天不足’。”吉林大学教授邴正说。他介绍,现在对公车的监督,大都是政府内部监督。然而,让坐公车的既得利益者去监督治理公车,只会使约束机制徒有其名,监督也容易变成走过场。

  梳理近期“公车私用”事件不难发现,就是外部特征明显的公车容易被曝光。比如喷涂了字样的军车、警车、执法车等,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公车由于外部标识不明显,难以被公众识别。

  在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中,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外,在熙熙攘攘的景区旁,有多少公车在其中人们无法识别,又如何监督?

  记者了解到,为了躲避外部监督,一些地方政府的应对办法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采用“障眼法”,一辆公车配备多套车牌,参加公务活动用“领导牌照”,私用时改挂普通车牌。这样一来,群众的监督就变得更加无力。

  邴正认为,在公车使用的整个链条中,缺乏有效监督已经成为滋生“公车私用”的最大“毒瘤”。群众自发监督的范围和办法有限,再加上“公车私用”违规现象的惩处力度小,最后导致“公车私用”现象愈演愈烈。

   给公车上“公牌”,小学生建议能否成为国家政策?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栾松巍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遏制“公车私用”现象。

  一位小学生的建议得到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的认可。采访中很多人表示,小学生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既能提高公车使用透明度,也便于群众监督。在当前监督手段屡屡失效的情况下,小学生的这个建议,能不能成为国家政策?

  “如果公车有了明显标识,在那些公车不该出现的场合地方,还有多少人敢于以身试法?”叶青问。

  一些专家认为,治理愈演愈烈的车轮腐败,必须依靠“监管+改革”双管齐下,不仅要内部监督,还要引入外部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和网络监督等。同时还必须将公车配备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

  “当前,要以公众监督为突破口,还要配套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只有将公车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车私用,将公车消费关进‘制度的笼子’。”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说。他认为,监督“公车私用”既要探索新办法,也要增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

  对于公车超标、私用等违规现象,公众呼吁必须加大问责力度。今年1月9日,广州市萝岗工商分局工作人员违规使用公车。被市民发现举报后,该部门除了通报批评外,仅让当事人补交了119元使用费。

  监督“公车私用”7年多的广州市民区少坤说,这些年监督举报“公车私用”,得到的答复基本是通告批评、停职检查,或让当事人补交使用费。惩处力度普遍很轻。他建议,加大“公车私用”问责力度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会起到震慑作用,更能展示政府主动接受监督的诚意。

  叶青表示,除了提高监督和惩处力度外,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公车保有量。在韩国首尔、中国香港等地,由于公车数量少,基本不存在监督难的问题,因为一开出门所有人都知道公车出行,自然不敢私用滥用。(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陆文军、宗巍)

(责编:李源、姚奕)

更多关于 反腐倡廉频道 的新闻
· 近七成网民希望通过网络参与反腐 多数选择匿名
· 郑州一派出所被指封报废车充公车 封条日期“穿越”
· 新京报:副区长“豪宅”手续齐全,何惧公开?
· 中国青年报:仇官仇富的“仇恨标签”不要随便贴
· 山西称侯伍杰出狱受官员富豪列队欢迎报道不属实
· 安徽出严规为国内公务考察瘦身
· “涉富”“涉官”案件容易成为网络焦点
· 广州:纪委每月“晒家底”
· 新京报:亿万财产村官为什么能腐败
· 蒋定之:勤政为民要“见事见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