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公務員就該“不好當”
對於公務員群體大呼“公務員不好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表示,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限制官員的特權是一必然行為。頻繁的禁令下,有助於社會從官本位到民本位轉變,公務員不好當也是應該的。
新京報:公務員都在喊“為官不易、公務員不好當”,對此你怎麼看?
胡星斗:所謂的做官應當是真正地做人民的公仆,應該受到全方位的監督,所以做官會越來越難。所謂“官不聊生”對於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適用。也就是說官員會受到來自中紀委、反貪部門、媒體以及民眾的越來越多的、全方位的監督和壓力,也就不能和過去一樣了。
新京報:但不可否認的是,去年公務員報考人數仍十分巨大。
胡星斗:過去有一種說法,在中國做官是最威風、最自由的,所以大學生都要去考公務員,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大學生有青春、有才華,富有創新精神,他們應當到民營企業中去、走進社會基層。如果“公務員不好當”能改變大學生的走向,是一件大好事。
新京報:這些“禁令”的出現,會帶來哪些變化?
胡星斗: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官本位的國家,但是中國現在是轉型期,要改變這一狀況,這些“禁令”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有些官員一時還不能接受這種轉變,在我看來,這個轉型期就得讓公務員不好當。
新京報:有些公務員表示,受“禁令”影響他們考慮離職。
胡星斗:如果他們辭職走出官場,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就能夠增加社會的人才,也可以幫政府機關消腫,裁減冗員、裁減機構,使政府更精簡,更富有活力。
新京報:中央目前用規定禁令來約束公務員作風,你認為后期還有什麼動作嗎?
胡星斗:現在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來整頓吏治最嚴的也是做得最好的時期。當然,未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現在的整頓吏治主要還是自上而下的,通過紀委、監察部門發條文等自上而下的監督。未來如果能夠配合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可能對於整頓吏治會有更好的效果。可以通過健全法令、制度完善、鼓勵舉報但是保護舉報人等途徑,以及財產公開、財政公開、鼓勵老百姓對浪費財政資金的情況進行舉報等去實現。
■ 鏈接
2013年,公務員遇到的那些禁令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改進作風八項規定。此后一年,約束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各項行為的“禁令”連續出台。
●7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
●9月3日 中紀委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通知》
●10月31日 中紀委《關於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
●11月21日 中紀委《關於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的通知》
●12月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
●12月27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務實節儉做好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
●12月29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
聲 音
不收禮更好辦事,必須依規辦,收了總覺得辦事被動。工作壓力也減小了,很少有各種領導特別關注的項目了。
——雲南昆明某單位科員
中央八項規定初衷和效果都是好的。但是,一刀切帶來的問題還是有,一些正常的辦公開支也被大量削減。比如,政府部門很多時候需要外聘一些工作人員,如巡邏隊等隊伍,逢年過節時連一頓飯都不能請他們吃,對這一部分編外的工作人員來說,就非常缺乏歸屬感。中國畢竟是人情社會,反腐倡廉是好的,但是有些時候太極端了,並不一定就好。
——四川成都成華區某副處級公務員
![]() | ![]() |
相關專題 |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