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宮殿”分屬四個機關單位 氣象局已經入駐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西到東,將入駐這四棟樓的單位依次為地震局、水務局、園林綠化局和氣象局。其中,最東側的一棟已有氣象局挂牌入駐,其他三棟樓整體施工已完成,明年初將迎來剩下的三家委辦局。
往東走到頭,北青報記者發現,最東側的建筑敞著院門,門左側挂著“北京市門頭溝區氣象局”的牌子,右側則挂著“門頭溝國家氣象觀測站”、“北京市門頭溝區氣象台”等五塊牌子。樓內一層一間辦公室內,兩名工作人員在辦公。東側第二棟建筑院門口門衛室的一名工人介紹,該樓屬於園林綠化局。為了求証,北青報記者電話聯系到園林綠化局值班室。工作人員介紹,該局的辦公樓在去年拆除,目前借用國信濱河大廈部分建筑辦公,明年初,將搬進濱河路旁的新址。
濱河世紀廣場公園管理處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西側兩座建筑則將成為門頭溝區地震局和水務局的新辦公樓。北青報記者來到地震局目前的辦公地址,大廳管理員介紹,地震局新址在濱河路,預計不久后就將搬往新址。
隨后,北青報記者來到雙峪路門頭溝區水務局現址。該樓高四層,樓體較為老舊,正面玻璃門上挂著鎖,一塊標著箭頭的標示提示“從南門進”。位於該局三層的辦公室內坐著一名女工作人員,她向北青報記者証實,該局的確將在不久后搬去新址,具體搬遷時間還未定。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門頭溝區地震局、氣象局遷建工程招投標公告也能夠印証,兩家單位將遷往的新辦公地點均為濱河路22號,也就是“山寨克裡姆林宮”的位置。
一棟樓設計招標總投資934萬元
四座酷似“克裡姆林宮”的“金頂建筑”的造型,在北京甚至全國大部分地區均不多見,它有著怎樣的設計理念?建造費用幾何?在走訪中,北青報記者接觸到各單位的工作人員都對此表示不清楚,採訪要找上級領導。
對於這組建筑的設計情況,北青報記者從中國國際招標網查詢到其中一家單位——門頭溝區氣象局的相關招標、中標公告。在一份《門頭溝區氣象局觀測站遷建工程設計中標公告》中,顯示這一工程設計的第一中標候選人為北京京西建筑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該工程發布於2013年1月14日的設計招標公告顯示,該項目總投資為934萬元,資金來源為“財政撥款”。在另一份發布於2012年10月31日的《門頭溝區氣象觀測站遷建工程招標公告》中,顯示這座“地上3層、地下0層,建筑面積1835平方米”的工程,預計合同額為2125萬元。
北青報記者試圖聯系這家設計單位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能與該設計公司取得聯系。
專家觀點
政府辦公樓應避免“標新立異”
“政府辦公樓應該盡量簡朴、實用,這是毫無疑問的。”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黨政機關應該遵循相關的厲行節儉要求,不建豪華辦公樓,不進行豪華裝修,更不能追求“標新立異”,而成為當地最顯眼的地標。他表示,對近期新建的樓堂館所審計部門應介入調查,其拆除、遷建的相關開支應公開明細。
《反對浪費條例》第七章專門對辦公用房作出規定,其中第三十七條要求,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項目應當按照朴素、實用、安全、節能原則,嚴格執行辦公用房建設標准、單位綜合造價標准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准,黨政機關辦公樓不得追求成為城市地標建筑等。
相關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