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方向
從激情干事到沉溺享樂,他一步步走向歧途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倪發科為玉石、字畫等“雅賄”所擊潰,被熏心物欲所擒獲,折射出當前腐敗現象的新手段和新特點。倪發科的落馬,也為領導干部面對紛繁的物質誘惑,面對奢靡、享樂之風,如何把握住自己,敲響了警鐘。
——在追求享樂中,理想淡化了,信念滑坡了,人生目標轉向了。
倪發科1954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從下鄉知青、安徽生產建設兵團班長干起,一步步走上副省長的崗位,用他自己的話說:“走過來不容易。那時有一種理想和信念支配著自己,激發出熱情和激情,為黨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倪發科說,自己在副省長任上的前兩年工作還是很積極的,后來感到自己年齡大了,快到點了,提拔沒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極現象的影響,思想隨之發生了變化,將重心從工作轉移到為退下來的生活做准備。“過去幾十年是為別人活的,現在到了該為自己活一把的時候了。”
“思想上的變化導致我的人生目標追求隨之發生變化,由過去追求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到追求個人享樂、攀比奢靡消費。看到別人出入高檔消費場所,喝名酒、抽名煙,請客送禮一擲千金,我也認同並將其看成是社會普遍現象。”倪發科說,他選擇收取、欣賞玉石作為自己的享樂,是因為“玉石是新型的高檔商品、特殊商品,一塊上萬、幾十萬的都有,絕對是高消費、奢侈品”。理想信念滑坡是最根本的滑坡,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倪發科的價值觀變了,人生追求的目標變了,必然把時間和精力用於培養這一興趣愛好上,由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追求享樂中,底線失守了,防線沖垮了,權錢交易成為尋常事。
“人生目標追求轉向后,導致權力觀也發生了變化。”倪發科覺得,自己這麼多年培養的民營企業家好多都是億萬富翁,既有成就感,又有失落感。“他們知道我收藏玉石,就投我所好。吉立昌送我石頭最多,他的礦后期效益非常好,也很有錢,對他來講買點玉石只是毛毛雨。我拿了他的好處后,順其自然地想到為他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倪發科說,他被喜好沖昏了頭腦,吉立昌和黃某某最初給他送錢送物,也曾被他拒絕。后投其所好,改送玉石,他便難抵誘惑,並作為一種樂趣和欲望來享受,從而越陷越深。
“我也知道這是權錢交易。”倪發科說,但他認為玉石、字畫比現金高雅、文明、隱蔽,披上愛好的外衣,更能掩人耳目。玉石、字畫物小價高,保值增值,易保管,易隱蔽,即使被人發現,“玉石無價,無法認定。懂的人知道你有這愛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麼價錢”。
吉立昌為什麼給倪發科送玉石?我們還是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說的吧:“我是外地人,在安徽辦企業開礦不容易,企業的許多方面都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比如安監、土地、稅收、治安等方面,都需要政府關照。與倪發科搞好關系,就是想靠上這棵大樹,為我們企業提供保護。”吉立昌的自白,道出了他給倪發科送玉石的動機。權錢交易,使倪發科一步步墜入犯罪的深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