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全國檢察機關上半年受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60萬余次

2013年07月15日08:2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記者從最高檢職務犯罪預防廳獲悉,今年1月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60萬余次,同比增加76.5%,其中涉及單位83萬余家,個人111萬余人。在查詢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建設不斷推進,有力促進了市場准入監管機制的建立和健全。

  據介紹,去年2月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實現全國聯網以來,各地進一步加大了制度建設力度,包括檢察機關單獨制定的、檢察機關與有關主管部門共同制定的及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單獨制定的與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有關的市場准入、行業性管理規定等三類。從涉及領域看,主要包括工程建設、政府採購和公共資源領域。此外,還涉及以銀行信貸審批等環節為主的金融領域,以醫藥購銷、醫療設備採購等環節為主的醫療衛生領域,以及交通領域、商業領域和人事管理領域等。

  記者了解到,各地通過制定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相關文件,建立和固化了查詢工作機制,使得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成為行政執法、市場監管、行業管理等的必經程序,實現了檢察機關與有關主管部門的聯動與協作。對參加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進行篩查,對潛在的腐敗犯罪風險進行排查,促進了對行賄犯罪者的懲戒,在防范腐敗犯罪的同時促進了市場准入管理和信用體系建設。

  從各有關主管部門制定的制度、規定看,目前對經查詢有犯罪記錄的單位、個人的處置措施主要包括公示、降低信用等級、吊銷資格証書、扣分、取消投標資格、一定時期限制進入市場甚至永久不得進入等。

  最高檢職務犯罪預防廳負責人表示,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建設仍需大力推進,增強剛性。有的主管部門的文件僅僅強調必須經過查詢,但對經查詢有行賄犯罪記錄的單位和個人的相應處置措施不夠細致、明確,容易導致自由裁量並可能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的應用制度亟須進一步細化,以保証監督和管理實效。(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陳菲)

(責編:李源、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在華行賄推高藥價內幕披露
· 廣州日報:貪官為何對腐敗“一葉障目”?
· 華神集團董事左曉軍受調查
· 四部委:違規發放補貼情節嚴重將被降級或撤職
· 東莞環保局原局長一審判14年 受賄款回家都交老婆
· 涉嫌受賄1400多萬元 江西新余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建華受審
· 安徽廬江原副縣長劉華安受賄近600萬受審
· 廣州日報:“親情反腐”有寄望亦有缺憾
· 北京一土地儲備分中心原主任受賄400余萬被判13年
· 中儲糧河南公司原董事長李長軒被判無期徒刑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