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又行賄,旅行社成藥企“黑金池”
7月13日,在湖南長沙,記者見到了正在接受訊問的涉案人員之一、臨江旅行社的法人代表翁劍雍。
“這幾年,我和梁宏形成了默契,他把辦會議的業務單給我,我把其中一部分錢返給他”,翁劍雍說。從2010年開始,在梁宏的“關照”下,他拿到了梁宏所負責部門的大部分會議項目,截至2013年,報賬金額共計約有3000萬元。按照“行規”,梁宏的“好處”有200余萬元。
辦案民警介紹,這些好處費一部分直接給梁宏,另一部分放在翁劍雍處,供梁宏和家人到各地旅游以及處理一些他們公司無法走賬的開銷。
翁劍雍交代,梁宏對他明確講過,這些“無法走賬的開銷”,就是給某個主管部門領導或專家送錢或者買禮物。“很多時候是梁宏打電話來,說有這方面的用途,我就把錢准備好送過去,隨時用錢隨時打電話。”
梁宏所負責的部門並非GSK中國與臨江旅行社“合作”的唯一部門。2009年至今,臨江旅行社承接了GSK中國多個部門各項會議、培訓項目后,通過各種方式返給GSK中國部分高管的金額達2000余萬元。這些錢一部分進了高管的腰包,另一部分向下逐級分流,流到各級銷售乃至最基層的醫藥代表手中,成為GSK中國向相關部門、單位行賄的資金源。
梁宏等人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方式套取現金?辦案民警表示,這是為了規避法律風險。
關於GSK內部的財務管理,記者詳細詢問了GSK中國的共享財務服務中心總監金某。她的回答是“非常嚴格”,她所在部門會定期對公司的財務運行情況進行監督,近年來一些員工就是因為賬目查出問題而被處分或開除。
“如果要向外人行賄,賬面上肯定是過不去的”,金某說。“我們公司正常的請客、送禮,單人標准不得超過300元,審核得很嚴。”
每次承辦會議后,翁劍雍都要去GSK中國的財務部門報賬。那麼,他又是如何把賬面做平的?
“我們一般是虛增人數套現,比如說20人參加報40人。我跟GSK合作的項目裡,虛開的大概有20%,其中與梁宏合作的項目虛開達到50%”,翁劍雍說。他們這一行裡還有虛構項目的,根本不存在的會議也開發票去報賬。
會議究竟開了沒有、到底有多少人參加,公司財務部門並無確切核証的手段或相應步驟。也就是說,隻要發票合乎規范,到財務部門報銷很容易蒙混過關。多報銷出來的錢,既有回流給藥企高管的,也有旅行社的。
翁劍雍還交代:“我在GSK分到的蛋糕肯定不是最大的一塊。”對此,記者了解到,GSK中國最大的一個冷鏈項目,單筆賄金就提了200萬元,也是靠虛開虛報做出來的。GSK中國一次年會的費用“就超過了1個億(元人民幣)”。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一方面,除臨江旅行社之外,GSK中國還與多家旅行社保持“合作”﹔另一方面,除GSK中國之外,臨江旅行社還幫助多家藥企完成非法套現。
記者還了解到,因為有利可圖,臨江等旅行社為了承接GSK中國更多的業務,可謂使盡渾身解數,不僅有送現金、為旅游埋單等手段,個別旅行社還使出了性賄賂,向某高管長期提供“美人”以維系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