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黨史人物紀念館|經典著作|歷次黨代會|黨史大事記|開國將帥名錄|黨史百科
黨史上今天|口述黨史系列訪談|歷史相冊|黨史周刊|圖書連載|永遠的豐碑|圖說黨史

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專題>>廉者仁心——北京廉政歷史文化展覽>>第一單元:廉潔教化

第一單元:廉潔教化

第一節:廉的起源

【字號 打印 留言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為《孟子》,其主要學說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上,由此闡發出“仁政”、“王道”、“愛民”等主張,其廉政思想主要體現在“義利之辯”上。

“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孟子·離婁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

晏子

晏嬰(?—公元前500年),字仲,謚平,尊稱晏子,春秋后期齊國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跡主要記載於《晏子春秋》中。晏子明確提出廉政概念並躬行不怠,其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現是重民與愛民,另外他還提出了應重視人才、強調統治者自身的廉潔是廉政建設的中心環節。

“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故聖人伏匿隱處,不干長上,潔身守道,不與世陷乎邪,是以卑而不失義,瘁而不失廉。”——《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不苟合以隱衷,可謂不失志﹔不持利以傷廉,可謂不失行。”——《晏子春秋·內篇問下》

晏子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編:李源、姚奕)
推薦此新聞至人民微博:    用戶名:密碼:去微博看看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