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84.1%受訪者期待不說官話能成官場新風氣(漫畫)

91.7%的人坦言身邊普遍存在愛講官話的官員,78.8%的人表示對不說官話的官員更有好感
2012年12月11日08: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71.3%的人認為官話泛濫會降低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教授,一直致力於我國政府行政文化的觀察與研究。她坦言,愛說官話之所以會成為當下官場根深蒂固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官場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官僚主義作風問題,許多官員將自己看成是高於群眾的人,所以他們的話語自然也“高”於群眾﹔其次,當前官場有一種“不做不錯”的普遍現象,即講話沒有實質內容、不針對實際問題,也就不會出錯,更不用負什麼責任,所以相對於實話,官話、空話自然更流行。

  “官話流行的根源在於當前的官員對上不對下,老百姓對官員任用等問題沒有發言權,所以官員們沒時間、沒工夫,更沒動力去說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話。”王敬波說。

  官話泛濫會帶來什麼后果?調查中,72.6%的人認為會“養成一些官員形式化、務虛的習慣”,71.3%的人表示會“降低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70.2%的人認為會“回避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其他依次是:“拉遠與群眾的距離”(62.9%)、“浪費會議時間等行政資源”(52.9%)、“加固‘官本位’思維”(51.0%)等。

  “官話泛濫的最嚴重后果,就是導致官員話語體系與老百姓話語體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對於現在的許多官民矛盾,解決的前提是良好的溝通。可是官員與老百姓在話語體系上都少有交集,他們之間如何溝通交流,又如何形成互信呢?”王敬波說。

  76.7%的人期待官員說話能直面問題,不回避、不閃躲

  本次調查中,84.1%的受訪者期待,未來十年,不說官話能成為官場新風氣。

  至於官話改革的具體舉措,76.7%的人建議官員說話應該直面問題,不回避、不閃躲﹔72.3%的人建議官員要敢講真話、實話﹔69.3%的人認為官員應少說空話、套話。其他建議還有:“官員要多深入群眾,了解實際”(59.1%)、 “增加會議開放性,讓老百姓監督”(50.6%)、“加強干群對話溝通”(47.6%)等。

  山東省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副院長趙雪梅,在民意中國網留言,想要治理官話泛濫問題,關鍵是要建立一種激勵機制並形成一種社會氛圍。這種機制和氛圍要有利於說實話、真話的人在晉級、提拔中被優先考慮,習慣說假話、空話、套話的人被淘汰或懲罰。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學院教授鄧聯繁建議,應想辦法大力提高官員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與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全社會應該樹立一種鼓勵說真話、實話,寬容無意說錯話的良好社會氛圍,降低官員不說官話的風險。

  “鏟除官話泛濫的積弊非一日之功。”王敬波認為,首先要減少官員說官話的機會與場合,也就是要減少那些不必要的大會小會與迎來送往﹔其次,要創造讓官員學習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的機會,讓官員多走基層,與老百姓面對面交流,熟悉老百姓的話語體系﹔最后,輔之以嚴格的監督制度,比如這次中央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條規定,對一些地方就應該加強監督。

  “解決官話泛濫問題的根源在於整頓吏治。”楊小軍指出,首先要解決當前一些干部隻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問題,隻有他們對老百姓負責了,才會說老百姓的話。另外,還要解決一些官員說的與做的兩張皮的問題,讓他們真正對所管的事情負起責任來,讓他們的行為決定他們的語言表達。

  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留言,對於一些官員來說,他們不必抱怨老百姓為什麼總是不理解、不配合,而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在老百姓面前到底是怎麼說話的、說了哪些話。隻有給老百姓留下了平實、務實、踏實的印象,才能真正贏得老百姓的好感與信任。

  調查中,78.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對不說官話的官員更有好感。(向楠)

(責編:李源(實習)、楊媚)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5公裡“遮丑牆”露出了什麼丑
· 貪官懺悔:總以為有錢會得到幸福
· “非典型貪官”:用貪腐麻醉自己(圖)
· 少了官話廢話 多了實話短話
· “不准念稿”讓誰犯難
· 反腐敗不僅應燒“三把火”
· 廣西玉林安監局原副局長“曲線”收取考核費被判刑(圖)
· 實名舉報能不能PK掉“哥照門”
· 《廉政瞭望》2012年11月(下)精選目錄及文章
· 《廉政瞭望》2012年12月(上)精選目錄及文章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