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怎麼解決好反腐敗的問題?我認為,必須堅持打持久戰與打攻堅戰相結合的方針,在未來一年中做好制定反腐敗中長期規劃、啟動反腐敗立法、加強公權力制約、推動財產申報公開、健全公權力監督機制等五大工作。
打持久戰才能取得反腐敗較好效果
反腐敗之所以要打持久戰,其一是由腐敗本身的性質所決定。腐敗是一種“慢性病”,它產生和形成的原因非常復雜,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沒有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腐敗的病根難以消除。而要推進這些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不可能打速決戰,而隻能打持久戰。
其二是由現時的世情、國情、黨情所決定。當今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我國這樣的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國家,都處在重要的轉型時期。在這樣的轉型時期,我們黨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外部環境的“四大考驗”,而且這種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和嚴峻的。
其三是由古今中外反腐敗的規律所決定。古今中外反腐敗的經驗証明,反腐敗缺乏打持久戰的思想准備,急於求成,不進行長期的、宏觀的戰略設計,試圖靠一兩個“嚴打”戰役解決問題的,最后幾乎都沒能取得預期的成效。反之,反腐敗堅持長遠、宏觀的戰略設計,一個戰役一個戰役地展開,一個制度一個制度地推進,而且各個戰役、各個制度之間相互銜接,持久地堅持和推進,則大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打攻堅戰才能推動反腐敗向縱深發展
反腐敗之所以要打攻堅戰,第一是提振全黨全國人民反腐敗信心的需要。這些年來,我們在反腐敗方面雖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腐敗問題依然相當嚴重,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期內打幾場漂亮的反腐敗攻堅戰,老百姓可能會對我們的反腐敗工作失去信心。
第二是推進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和堅持打反腐敗持久戰的需要。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敗斗爭。之所以要“堅定不移”,是因為我國目前反腐形勢嚴峻,面臨各種困難和障礙,如果我們不下決心打幾場攻堅戰,不攻堅克難,反腐敗工作就難以進行下去,更難言深入和持久開展。
第三是展示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反腐敗決心和反腐敗能力的需要。我們雖然不主張和反對盲目的、無戰略規劃、無頂層設計的、形式主義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我們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面對今天老百姓切齒痛恨的腐敗,面對我們自己向老百姓承諾的人民的利益和願望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不僅應燒“三把火”,而且應該燒多把火。不僅要在上任時燒,而且要在整個任上都燒,敢於打場攻堅戰和硬仗。如果我們在反腐敗方面不敢冒一點風險,一把火也不燒,不下決心打幾場攻堅戰和硬仗,做幾項能產生實效的反腐實事,展示我們的反腐決心和反腐能力,我們恐怕會有負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