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周偉思
“超過90%支持率,希望帶動經濟發展”
據了解,周偉思在商海的成功曾一度讓村裡的年輕人羨慕和佩服,並成為榜樣的人物,其中與其同宗族的周某杰或許就是一位。
據了解,爆料人周某杰與周偉思均是周氏宗親家族成員,一個是“70后”,一個是“60后”,年紀相差10歲左右,兩人關系一直還好,周偉思甚至還幫周某杰裝修過房子,但隨后隨著舊改拆遷補償等問題,相關矛盾開始產生。
南聯社區知情人士李先生告訴記者,年輕的周某杰從未到社區工作站任職,自己開了幾家公司涉及物業、園林、夜市和清潔,但其性格很詭異,留著長長的大胡子,1米7左右的個子很瘦。
而對於周偉思,李先生則透露,周偉思的“從政”之旅有點“特別”,他一開始並沒想過要當村委干部,2002年他被選舉為村委會主任,2004年深圳全市城市化后,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成立社區股份公司,周偉思又兼任股份公司副董事長,但其居委會主任一職擔任到2011年。這一年換屆選舉中,他卸任主任一職,以超過90%的支持率當選工作站常務副站長。
“2002年以前我們南聯社區經濟很差,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處境,周偉思從1982年開始經商、開飯店、搞建筑行業、開公司,到2002年時他名下的物業已有很多,資產也不少,這在龍崗片區很多人都知道。”李先生說,很多村民看到他的情況,都支持他到村裡來干,希望他把村裡經濟搞上去,村裡老人多次做工作推薦他,后來選舉時他果然高票當選。
談及社區這十年的變化,李先生說在2004年前社區沒有分紅,之后分紅慢慢增多,目前居民每年能從社區層面拿到2000多元分紅,加上居民小組那一塊的分紅,可以達到數千元甚至1萬多元,社區也給居民買齊了社保,並有獎學獎教資金。與此同時,周偉思在慈善和公益方面也為社區增添了榮譽,據悉周偉思在汶川地震時捐了10萬元,去年又在惠州市惠東捐了200萬元建了一所學校,前兩個月他還捐了30萬元到河源市紫金貧困山區修路。
“這樣的舉措年年都有,他甚至還在2000年前后收養了一個女兒,現在都念初中了。”李先生表示,社區很多居民都受到過周偉思的幫助,甚至連夫妻吵架都要他來調解。
■沖突症結
城市化舊改中的社區江湖
據了解,南聯社區是位於龍崗城市經濟大動脈上的一個典型社區,其經濟發展從以前的馬路經濟開始升級轉變,目前轄區城市更新和舊改項目較多,不少開發商都入駐。“我們這個片區的舊改在全區是推動得比較快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涉及到一些個體利益,爭議有時難免。
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透露,周偉思事件中就有舊改方面的原因。據悉,舉報周偉思的爆料人代表周某杰因為舊改拆遷補償對周偉思有過意見。
據透露,周某杰原本有一處2200平米的物業因舊改要拆遷,當時談的時候開發商同意按物業方式補償,為了順利推進拆遷,開發商還同意按1萬元/平方米的標准先給予其押金(相當於保証金,等新物業建成后選房時要把錢退還),給了2200多萬元,隨后開發商又為盡快推進拆遷事宜,再次給了周某杰1200多萬元,總共給的錢數為3400萬元,“這個標准在目前是最高的”。后來在與開發商交涉時,周某杰被告知要選新房子必須退還3400萬押金,錢和房子隻能二選一,但周某杰不肯退押金,錢和房子都要。
由於周偉思當時負責該舊改項目,周某杰找到他示意讓他去找開發商做工作,但周偉思表示這個事沒法干、談不了,隨后在未得償所願后,周某杰便帶了10多名村民到社區散發材料,並到網上舉報周偉思。
業內分析,近年龍崗城市化進程十分迅猛,尤其是很多位置優越的社區舊改項目很多,這邊引發了利益糾葛,作為最基層行政序列、甚至都不算什麼官的社區干部們,一方面是舊改拆遷的推動者,另一方面又是舊改拆遷中的利益方,這兩個角色融於一身,對他們是個考驗。
“我們居民小組靠近地鐵的一塊地就被社區以9000萬元轉出,聽說一些社區干部因此將分到300平方米的房子,一些簽名同意的居民還拿到了好處費。”在南聯社區一位居民眼裡,社區在集體資產管理上應更規范,特別是涉及個體利益和集體要平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