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他们 倒在起跑线上

刚入仕途就玩火 “35岁现象”令人警醒

2014年06月12日15:00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他们,倒在起跑线上

在随波逐流中迷失

作为引进人才,他曾任嵊泗县花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作为舟山市公选的7名副县级领导干部之一,也是唯一的80后,他曾任团市委副书记。

然而,1980年出生、来自湖南的舟山团市委原副书记付雄,这颗在舟山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去年遭举报落马,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4万元。

与一些大贪官相比,付雄贪污所得的确很不显眼——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付雄利用担任嵊泗县花鸟乡乡长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采用虚列开支、收入不入账等手段,先后6次侵吞公款共计人民币42.8754万元,个人分得8.8万元。

知情人士称,付雄的“迷失”,与他当时所处的“小环境”分不开。在同一时期,时任花鸟乡党委书记的嵊泗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四海,和时任花鸟乡副乡长的陈刚、花鸟乡人大副主席的吴银龙,也是因采取虚增工程量或虚报工程等方式套取公款予以侵吞等犯罪行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年、5年6个月。

一开始,付雄和张四海一起,指使有关人员以虚增工程量的方式,从花鸟山灯塔接电工程中套取款项,后侵吞私分11万元,其中付雄分得2万元。到后来,付雄自己成了指使的“主角”,只要有利可图,都要分一笔,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工程、文体中心装修工程。再到后来,他们还开始侵吞私分相关部门、单位对乡政府的赞助款,甚至虚构渔用场地工程,套取侵吞工程款10.8754万元,其中付雄分得两万元。

【案例剖析】办案检察官:年轻干部往往工作时间不长,法律和风险意识淡薄,容易轻信所谓的潜规则,就“随波逐流”。同时,还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误认为行贿和贪污是很隐秘的事,就不会被发现,结果断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扶上马

还得严管教

贪腐现象年轻化,是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的新现象。按理说,年纪轻轻就走上干部岗位,走上人生和政治前途的新起点,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把前途看得更重要,是不会随便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35岁现象”?

省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张友宝指出,35岁以下年轻干部多为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他们普遍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有些已经成为中层干部乃至单位领导,但他们工作时间不长,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又笃信所谓的“潜规则”,胆子大,对外界的诱惑抵御力差,职务犯罪风险较高。

张友宝分析认为,“35岁现象”中,贪污犯罪者除了年轻,犯案时往往胆子大,大案要案多,涉及金额巨大。而很多人贪腐的手段毫无“技术含量”,无非是没钱花了就拿公款,花完了再继续拿,或者是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有多少拿多少。这一方面说明,“金钱至上”、“等价交换”等错误价值观影响着一些年轻干部,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说明,对权力的制衡机制还不够完善,给官员贪腐留下可乘之机,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

青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专家建议,预防“35岁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防微杜渐。对于年轻干部,要“扶上马”,还得“严管教”。从教育、制度、监督和技术等方面着手,切实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良风气腐蚀年轻一代,否则,不仅“35岁现象”会不断发生,甚至可能出现“30岁现象”。

专家观点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无论年龄是老是少,无论是掌握主要权力还是次要权力,一些干部在进入干部队伍后,在仕途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腐败行为,因而反腐败的关键,还是靠制度建设、执行和监督。(朱海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