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活了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众多类型之一,但受长久以来积习的会议新闻报道弊端的影响,会议报道为读者最不喜欢的新闻报道型。八项规定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也促进了会议报道领域的变革。
2013年1月,教育部出台具体措施落实八项规定,在改进新闻报道方面规定,部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确需报道的,严格控制篇幅。部领导讲话一般不在报刊公开发表,确属工作需要的,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摘要发表。
其他各地也作出了相关规定。安徽规定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基层调研时,不刊发侧记、特写、综述等。山东规定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的重要会议活动,文字稿不超过1000字,电视播出时间不超过2分钟。新疆要求自治区委常委出席一般性会议和活动不作报道,减少一般性报道。河北规定,省领导出席会议,不直接向新闻单位就报道字数时长版面画面等提要求。
不作序了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的人喜好书法,也颇有功底,是为雅兴,无可厚非。但若论书法地位,就当有自知之明,是真有其位,还是因官员身份而得分?腐败者,想的只是通过书法将手中权力来变现,堂而皇之收取不菲的“润笔费”。
据报道,重庆市公安局大门口石球上,王立军题写的“剑”和“盾”等字被铲掉。胡长清在江西为官数载,南昌的不少酒店、商场、夜总会、药铺都有他的题字招牌。成克杰的字,在广西南宁街头巷尾也不少见。但结局都一样,人一倒,铲字热潮便起。
此次八项规定中关于题词、题字和文稿发表的规定,对于刹住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到处题词、题字风气,很有警示意义。
记者了解到,湖南规定,除统一安排外,省领导不得担任书刊、影视片等的主编、编委、顾问。山东除省委统一安排外,省委常委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不发贺信、贺电。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同志一律不为商业性单位和活动题词、题字,不为个人著作作序。
花钱抠了
八项规定颁布后,有少数地方仍存在不少“打折扣”、“绕弯走”的现象。比如公款超标吃喝躲进食堂、私密会所;有些公车采取不在饭店停留、人落车走的隐蔽方式;还有一些地方借车、租车代替“公车”,借此逃避执行公车使用标准,用上豪华超标车辆。
为整治这些不良风气,今年3月20日,深圳公车改革正式启动,深圳在职在岗正局级以下公务人员正式取消公务用车,涉及车辆已经统一封存。其他地方如河南规定上级机关公务人员公务活动需要就餐的,一律在“公务灶”就餐;要求逐步换自主品牌汽车;严禁为领导干部超标准购买建造装修住房。湖南严禁豪华装饰公务用车,严禁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新疆自治区要求区内各单位之间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
在厉行勤俭节约、遏制公款吃喝方面,一些地方在制度建设上做了探索。
针对公务接待的标准等问题,安徽省细化制定了《安徽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其接待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省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餐费应执行二类会议就餐标准,即每天不超过90元/人;确需宴请的,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不得超过一次,宴请标准应低于100元/人;陪餐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
针对公务接待饮酒等问题,不少省份出台全省范围内的“禁酒令”。河南省要求,工作用餐原则上安排自助餐,一律不超过4个品种菜肴,一律不上酒。浙江省还进一步提出要求,“中餐不饮酒,同城活动不安排用餐”。福建省还注意到一些自助餐超标准超豪华的情况,明确要求“不上高档菜肴,不安排烟酒,自助餐也要注意节俭”。(高斌)
![]() |
相关专题 |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