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点”派驻 “块”整合 “面”指导

成都:派驻监督再起跑

2014年01月09日14: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成都:派驻监督再起跑

“面”指导——统管统用,突出“一盘棋”
  
  2013年12月26日一早,成都市纪委派驻市检察院纪检组长赖忠平、市纪委派驻市委党校纪检组长杨玉华,作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例行检查第15检查组副组长,随市委副秘书长罗波一起,到市司法局检查2013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听汇报、查资料、个别谈话、测评、延伸检查、情况反馈……检查组一行8人分为4个小组,在一整天的时间里,共收集3大方面问题和26条具体意见建议。
  
  “成立30个检查小组,由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纪委委员率队,从市级部门抽调63位纪检组长担任副组长,对19个区(市、县)和86个市级部门(单位)开展交叉检查。”赖忠平认为,“这是市纪委、监察局统一调配、整合监督力量的集中体现。”
  
  统管统用、整合力量成效也在查办案件中初显。前不久,成都市国资委纪委、监察室收到举报线索,反映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某等2人,在出国考察过程中违反出国(境)管理相关规定。按照市纪委对派驻机构的要求,国资委纪委、监察室立即将这一线索向市纪委分管常委报告。
  
  经查实后,市国资委党委对周某等2人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警告处分。同时,市纪委对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该公司时任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游某进行立案调查。截至目前,市纪委通过统一调配派驻机构力量查办案件6起,处理7人;发现“四风”问题7起,处理9人。
  
  “为强化对派驻机构协作组工作的业务指导,由市纪委5个常委分工负责,委局第一至第五纪检监察室分片联系,强化面上的统一管理和力量调配。”市纪委副书记马琳表示,“通过片区监督检查、交叉巡查、协作办案(审理)等工作机制,加强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领域、重要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突出工作‘一盘棋’。”(程季轩)

链接@短评:

在执纪监督上下真功

季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组组长座谈会上强调,派驻机构要眼睛亮一点、耳朵长一点、鼻子灵一点,善于监督、敢于执纪,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承担起监督责任。成都在派驻机构管理体制上进行的深化改革,契合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深化党内监督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成都市的实践证明,落实中央的要求,就是要全面覆盖,做实一线监督;整合力量、聚焦纪检主业;统一管理;加强业务培训,为派驻机构实现“眼睛亮一点、耳朵长一点、鼻子灵一点”提供组织保障。
  
  要让眼睛更亮一点,就要确保整合力量“齐抓主业”。派驻机构的首要职责是监督执纪,主业是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任务、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执纪监督,加大对驻在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的审查和处置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要让耳朵更长一点,就要实现监督的“全覆盖”,确保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有效监督的范围之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能有真空地带。没有监督、不受约束的权力,极易肆无忌惮、导致腐败。只有确保“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监督”,“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才能真正做到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要让鼻子更灵一点,就要拥有监督的“真本领”,确保监督一线的每一个“前哨”都能“精本行、熟业务”。要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技能技巧,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等,让每一名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都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