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玉之过?欲之祸!——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案剖析

2013年12月18日13:5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玉之过?欲之祸!——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案剖析

链接:评论

玩物丧志 祸患无穷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对玉的爱好,不能不说是一种雅好。然而,雅好一旦变得贪婪而疯狂,就成了低级趣味,人就会走上玩物丧志的道路,祸患无穷:玉还是那样的美好,但玩玉者却最终被玉所玩,落得个身败名裂。

“我……从一点不懂,到似懂非懂,再到痴迷上玉器、玉石,至玩物丧志阶段,最后收受了大量玉石,走向犯罪。”回看倪发科的堕落轨迹,从放松学习到信念滑坡,从心存侥幸到丧失底线,从私欲膨胀到权力滥用,玉,这块“疯狂的石头”在倪发科之手的把玩下,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玩物丧志图。“痴迷上玉石、玉器,最终导致思想道德防线、党纪国法防线全面失守崩溃。”倪发科“玩大了”,他的所为所言,为“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这句古语作了生动的注解。

人有爱好无可厚非。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爱好决非一己私事那么简单,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爱之有道、好之有度,对于怡养性情、心理健康确实是有好处的;爱之无节、好之无度,则往往会成为腐败的诱因,成为人生的陷阱。因为,收藏玉石、字画、名酒、瓷器等兴趣爱好意味着高消费,是需要大量财力来支撑的,领导干部如果不量力而行、慎加选择、自我约束,极易成为权钱交易者觊觎的目标。而一些别有用心者,正是利用领导干部的爱好,博其所爱,投其所好,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一语道破了“爱好”与“陷阱”的关系。从倪发科案来看,他在收受别人的玉石、玉器后,对对方的要求则有求必应,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提供无原则的支持和帮助,这些行为已经沦为一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是彻头彻尾的腐败。

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必须看到,领导干部玩物丧志,实质上就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包括倪发科案在内的大量案例一再表明,一些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小爱好、小情趣开始的,然后逐渐沉溺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奢侈浪费,最终越陷越深、堕落为腐败分子。倪发科案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为我们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鲜活的反面教材——

必须高度警惕,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腐蚀人的灵魂,动摇理想信念,败坏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决不能玩物丧志、因所好而迷身心,决不能贪图安逸、滋长享乐主义;

必须高度警觉,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 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练就百毒不侵之躯,抵挡物欲横流之袭,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必须高度警醒,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纠正“四风”,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本报评论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