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在握,自信膨胀变自负
蔡虹不仅没有从违规建设新镇政府大楼一事中吸取教训,反而自叹有惊无险,从此在魏集镇行事更加随心所欲。
睢宁刚开始搞新农村建设时,由于对土地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并无兴趣,甚至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因此,虽然有着优厚的奖补资金,以及很大的政绩空间,各镇也都不敢贸然请缨。蔡虹却从中嗅到了树立典型的佳机,正巧这时建筑商李某通过关系找到蔡虹,希望找点工程干,蔡虹把新农村建设的设想向李某和盘托出,二人一拍即合。
为了抢在其他镇的前面,蔡虹在没谈价格、未签合同的情况下,就贸然让李某匆忙上马。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一栋栋新楼房便拔地而起。令蔡虹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建设的房屋设计不合理、附属设施不配套、工程质量不达标,不少农民拒绝入住。为了在领导面前彰显自己的成绩,蔡虹动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连哄带骗,将老百姓“搬”到了“新农村”。
这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使得蔡虹的自信心日益膨胀,逐渐自负,甚至产生了唯我独尊的思想。
镇里开会点名,有的村干部去晚了,罚站两个小时;镇里所有开支都必须经她同意,哪怕只是购买一把扫帚;村党支部选举,得“选出”她指定的人选;镇党委领导班子一名成员向她提出要按程序依法行使权力,很快就被她削减了几项工作的分管权……
权力的高度集中,使蔡虹渐渐脱离了群众,也没有人敢对她提出不同的意见,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事我说了算”。她觉得镇里没有人能比得过她,一切都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插手工程,贪欲一发不可收
建筑商李某在蔡虹的强拆手段配合下,房子卖得还算不错。2011年春节前,李某用黑色纸袋包着5万元现金来到蔡虹家,聊起小区建设进展情况,临走时把装着钱的袋子放在桌上,蔡虹看到后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拒绝。但李某没有理会,丢下纸袋夺门而出。
第二天,蔡虹专门打电话给李某要求对方来取回纸袋,李某并没有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贪欲最终战胜了理性,蔡虹将这5万元收了下来。第二次,李某又送去5万元,蔡虹没有推托。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贪欲膨胀的蔡虹一发不可收,前后收受李某现金共计23万元。多次“付出”的李某自然也收到了回报——顺利地从魏集镇拿到了土地整理、新政府大院绿化、垃圾中转站等令人羡慕的市政工程。
建筑商丁某也盯上了魏集镇新农村建设这块“肥肉”。为了和蔡虹拉近关系,丁某便从其亲属下手,多次送给蔡虹的弟弟蔡某共计35万元。蔡某多次向姐姐提出,要她多照顾一下“好朋友”丁某。最终,丁某将评估价为每亩30万元的老政府地块以每亩不到20万元的价格拿下。后来,因为风声较紧,蔡某没敢让姐姐知道收钱的事,又偷偷将钱退还给了丁某。
2011年秋的一天,丁某从魏集镇政府门口开车尾随蔡虹的车,一直跟到她家里,送给蔡虹10万元现金,顺便提了一下拨付工程款的请求,蔡虹欣然允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