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八项规定”一年来

李晔/孔令君/李茂君

2013年12月05日09:15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八项规定”一年来

 
 

1月26日,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世博中心红厅开幕,会议现场处处凸显会议新风。红厅布置得庄重、简朴,主席台上未见摆放花卉。 资料照片

堂堂七尺男儿,竟搞不定小小一本台历?在上海某机关工作的老夏,这回糗大了。

  好兄弟来电,年底了,讨本台历,老夏答,小事一桩。岂料,一圈电话打出去,居然个个都说“今年不印了”。老夏傻眼了,往年,这可是多得要扔掉的东西呀!

  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八项规定”,转眼,这股清风已劲吹一年,它所吹出的“尴尬”,又何止一本台历?

  各行各业、举止心态,已被深层次,也或许是历史性地改变了。

  更关键是,一年前,它排山倒海地刮来;一年后,它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越来越多人,不再揣测它为“一阵风”。

  饭店忙换新菜谱

  沪上某饭店董事长王先生,始终难忘年初一幕。

  那天,有顾客边翻菜谱边发飙:“都这时候了,怎么还尽是鲍鱼海参?”服务员忙不迭解释:“我们已在赶印新菜谱了,但印刷厂过几天才能交货。”

  王董承认,那本旧菜谱确实“很过分”,翻过三分之二,难见低于百元的菜品。

  他算是“看得懂山水”,“八项规定”出台后,他在沪4家门店几百余本菜谱,即刻以最快速度“变脸”,总计200个菜品,中高档菜被砍去七成。记者在他的新菜谱中见到,头三页,是介绍该饭店的十大名菜,此后,菜品以价格排序,由低到高,最便宜的十几元的港式点心放在最前头,原本被“置顶”也最“招摇”的燕翅鲍鱼,在最后几页的汤羹类中。

  但曾经的奢华,终是留下不少后遗症。他的徐汇店,曾为迎合顾客对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要求,于前年投入千万元,将6楼包房装修一新。其中2个可坐20人的贵宾房,在投用之初,也确实常现一晚消费几万元的阔绰之举。不过半年不到,“八项规定”出炉,如今,包房虽不见大冷清,但消费额飞流直下,数千封顶。而前年底,听闻某高档白酒要坐地起价,徐汇店店长张女士打算囤积百瓶,好说歹说,经销商给足面子,卖给她每瓶1500元。可如今,该酒进价已跌至900元。

  王董自省,近年来,受社会浮夸风蛊惑,餐饮业从中造势、跟风,也曾是得益者。

  “许多奢靡,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菜一丁点,盘子却镶金嵌银,花草点缀;请客吃饭,似乎非要开瓶拉菲才显档次;饭店业更是不惜重金争夺擅长烹饪燕窝鱼翅的大厨,他们的薪水往往高出一般厨师三成以上。”更多疯狂体现在投资上,租金再贵也敢签约,装修更不计成本,从500万元一家店,演变为同样面积与地段,上千万元是“小菜一碟”,上亿元才让人服贴。王董透露,一位同行前些年在上海大举投资了十家高级会所,“肠子都悔青了”。

  这一年来,不舍昼夜,王董亲自抓食材特色与品质、抓服务标准化、抓食品安全。这一系列努力之后,记者也的确看到,在其徐汇、黄浦门店,无论包房还是大堂,人丁依然兴旺。与此同时,他开源节流,一方面力拓婚宴、百日宴、寿宴、乔迁新居宴等,月月策划“大食惠”活动,以“性价比”亲民;一方面4家门店均换上节能灯,厨房装上节能装置,省下50%的燃气,过去饭店食材多由供应商送货上门,如今饭店采购人员自行去机场提货……这种厉行节约的事,王董原是不屑去做的。

  今年,王董的饭店再次毫无悬念地荣膺年度上海餐饮业优秀品牌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职业经理人。而在他的案头,刚有员工送来一份关于广州高档餐饮倒闭潮的财经报告。

  黄牛准备“退休”

  冬日的阳光有些无力,风却冷飕飕。

  本市中心城区某超市门口,从事购物卡回收十余年的“黄牛”薛女士,怀中抱只狗,寂寥坐着。不远处地上,竖着块牌子,写着回收中华香烟,更罗列着联华卡、便利通、畅购卡等20余种购物卡。

  若非无聊,她才没功夫跟记者闲聊。可是,在跟记者回忆她悠悠往事的近2个小时中,哪怕是在牌子前停留的路人,都没有。

  今年以来,她常在太阳底下,一坐一整天。她悄悄示意记者——往前十几米拐弯处,超市另一边,还有一蹲点“黄牛”跟她抢羹,“那人,跟前摆着张桌子,桌下暗藏机关,台板翻过来,里头便是个点钞机。”她讽刺那人,“今年生意这么惨,点钞机怕是要生锈了。”

  身为南通人,她18岁就闯荡上海滩,早年在曹家渡三官堂桥禽蛋市场批家禽。一辆老式永久重磅自行车,两边各一大箩筐,装满了鸡,前龙头和后座上,再吊上几十只,起早进货,贪黑卖光,真心辛苦。她心心念念要改行。2000年,她听说,一些人手上持有单位发的或别人送的超市券,一时半会儿用不掉,便瞎买东西。于是她转而当“黄牛”,靠悟性,从小打小闹到渐成规模。

  起初,她收14元一张的水票,13块买入,13块5卖出。慢慢胆子大起来,各种卡都“倒”,97折收进,98折抛掉。她的老客户中,当然不乏一出手就是几万元卡的“大户”,她恪守规矩,从不打探对方身份、单位,“否则就是自绝生意。”最巅峰时,她荷包里常备几万元现钞,一日之内几进几出,年赚20万元以上。

  但去年12月底开始,这坐收渔利的生意顿时萧条。抱着一线希冀,她喝着西北风,直把摊位摆到小年夜,“那天鹅毛大雪啊,我愣是没敢撤摊,可那几个老客户,人间蒸发似的”。

  “八项规定”,让这位资深女“黄牛”的生意至少“缩水”三分之二。

  她告诉记者,有些“黄牛”消息灵通,他们专门搞掂了企业财务,企业哪天发卡,他们就直接堵在企业门口收卡。而今,企业“第一线”已无市场,那些会动脑筋的“黄牛”又开始转战上海郊区新兴市场——由于购物卡在郊区覆盖点较少,郊区不少持卡人常有贱卖心理,“黄牛”从郊区低价收进,再到市中心较高价卖掉,当中利润空间更大些。

  不过薛女士有顾虑,“郊区夜里人少,你腰包鼓鼓都是现金,万一被人‘铆牢’咋办?”

  她心态好:“我就这么候着,赚多少算多少,赚不到了,退休得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