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科院曾依据铁道部说明得出张曙光未学术造假结论

2013年09月30日08: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多人举报为何没能撼动张曙光参选院士资格

“谁推荐、谁调查”模式是中科院规定的

举报无效后,张曙光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来到最后一轮。最终,他以7票之差落选。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回忆,其实,当年中科院收到了不少人对张曙光的投诉,按照中科院对投诉的处理办法,通常会由常委会指派人员去向被投诉人单位、被投诉人了解情况。

“但是,铁道部人事部门反馈说,查无这些人。因为一些举报人署的是假名。”卢强说,按照中科院的规定,增选院士过程中并不受理匿名、经核实为假名的投诉。

此前,周利的举报信署名为“一位老年科技工作者”,也没有附上联系方式。他自称知道不受理匿名投诉的规定,“但是,我的举报有明确的线索,中科院应该会重视并调查。”而且,他认为,“相信只要愿意调查,并使当事人的个人安全得到保障,事实真相是不难查清的”。

卢强透露,后来,调查此事的工作人员拿着中科院的公函,找到了铁道部的一些科技干部,那些科技干部都表示“没有代笔”。

接下来的进展让卢强有些哭笑不得。工作人员拿回了盖有铁道部公章及铁道部人事部门公章的说明,随后把调查结果向院士们宣读,称学术成果确实是张曙光的,“在大会上宣读的调查结果,说铁道部认为,书确实是张曙光写的,也找不到别的人帮他写。”

多位院士证实,铁道部当年力荐张曙光,态度很强硬,且非常肯定地把高铁的成就全部归在张一个人头上。卢强说:“铁道部的推荐材料写得非常清楚,说他在高铁里面有特别杰出的贡献,用的都是最强烈的褒义词。”

事实上,在卢强看来有些荒谬的“谁推荐、谁调查”的模式,并未违反当时适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2006年修订)。办法第七条规定了核实投诉的3种方式。

“对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候选人,由院士工作局具函并附投诉材料,请其归口初选部门提出书面调查材料及结论性意见,加盖人事组织部门印章,在规定时间内寄送院士工作局。”张曙光适用的显然是第一种。

此外,对院士推荐的候选人,则由推荐院士向院士工作局提供书面说明。至于各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认为有必要核查的投诉问题,可指定有关院士组成调查小组进行核实,再提出书面调查材料。

这一办法在数年后进行了修订。修订后要求,调查小组的组成至少要有3位院士,并实行回避制度。为保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合法权益,调查小组应注意听取不同方面(包括被投诉人)的意见,在调查中应逐个听取意见。

对于匿名投诉的态度,修订也作了完善:“匿名、经核实为假名的投诉原则上不受理,如涉及实质性内容,提交学部常委会或主任会议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然而,就在2008年版新规定生效的第二年,进行了“学术包装”的张曙光再次成为初步候选人。

当年参评院士时,张曙光又提交了两本新的专著。有人建议周利再次举报张学术造假,但他没有动笔:“两年又写了两本专著,如果院士们连这个都分不出真假,中科院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记者,据他所知,2009年的确又有人举报张曙光学术造假,“几乎每位院士都接到了举报信”。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甚至有部分院士做了工作,劝人不要投张曙光的票。

但是,这一回,张曙光依然顺利过关,参选资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铁道部曾要事先进行模拟调查

周利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张曙光参选院士中找枪手代笔的事,当时是有可能被调查组掌握的。2007年9月,有同事打越洋电话告诉在海外的他,说中科院将找他作调查。他同意了,表示将如实讲述他掌握的情况。

然而,他回国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有领导找到他,说当时的铁道部要事先进行一个模拟调查,提前演练,以有效“应对”中科院的调查。周利说,他不同意说假话,“但领导告诉我,如果这个口在我们单位打开,会影响我们单位拿铁道部的科研经费”。

铁科院原本是原铁道部的直属科研机构,2002年由国家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后,仍跟铁道部关系紧密。报院士时,为凸显张曙光的研究身份,他还挂名铁科院首席专家,但周利说,张曙光连来都没来过几次铁科院。

最终的折中方案是,单位领导让周利离开北京,公派出国,周利直至中科院增选活动结束才回国。

对于这一情节,中国青年报记者向铁科院一名负责人求证,他回应称“不知道”、“不清楚”。当时跟周利打越洋电话的同事也不愿意再谈起这件事情。

正是在多方沉默之下,张曙光屡屡突破制度的防线,闯入最后的评审环节。惊险的是,张曙光最后一次“院士梦”功败垂成。

2011年又是院士增选年。由于涉嫌经济问题,张曙光在当年年初被停职审查,但他“运作”参选中科院院士的事情一直未被曝光,直至今年9月10日的庭审,庭审显示他曾受贿2300万元以“运作”院士头衔,这震惊了许多人。

庭审次日,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在官网回应称,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次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

这份声明随即被部分网友认为避重就轻——“未收到投诉”与“没有花钱贿选”是否能划上等号?如果没有“花钱参评”的投诉,是否收到其他投诉?为何调查结果失实?

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联系了负责登记、中转投诉的中科院院士工作局,4名工作人员均婉拒了采访。

记者也联系了中科院其他部门,截至记者发稿,未获置评。

与中科院保持沉默相对应的,是一些举报人对张曙光学术道德的强烈质疑和对院士这一最高学术称号的爱护。

金履忠想起了2003年的一起科研丑闻:上海交通大学某学院院长陈进将从美国买回的芯片磨去标识,随后称这是“汉芯”,是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

“希望不要再次出现像上海交大‘芯片事件’那样的事件。”在2007年那封没有得到重视的举报信上,金履忠在举报信的最后不无忧虑地写道。

没想到,他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却生生成了现实。(记者 卢义杰 叶铁桥 实习生 霍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闫妍、姚奕)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