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找到种种视而不见背后真正的盲点,找到种种荒谬的借口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给公众一个交代,也才能让此事成为整肃官场腐败的起点。
河南固始两名官员在被处刑之后,仍在国土局任职,其中一个经历调职,另一个还获得升迁。虽然曝光后被及时处理,但这起超乎想象的事件,背后的原因仍然值得深思。
事发之后,相关部门或是寻找借口,或是推卸责任。纪检委称,主审法官没有尽到“法纪衔接”责任;国土局表示,无论党政纪处分还是解除人事关系,都超出其自身职权;而组织部门则说,没有查看档案。
凡稍有接触之人就知道,对于人事信息,在当前的行政系统中可谓最为敏感。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满城风雨。一个被判罚款和缓刑,一个虽免予刑事处罚却也被判有罪,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会被纸给包住。也正因此,“不知情”的问题,更显意味深长。
国土局曾给法院提供证据,显然不会对此事一无所知;人事部门仅凭“推荐”“建议”考察干部,可谓儿戏;纪检部门理应掌握相关情况,以没有“法纪衔接”为借口近乎渎职,判决书更显示县纪委还曾进行调查。如果真是“不知道”,则其工作能力实在堪忧;如果是“不愿意知道”,则其工作态度也难以过关;而如果是“假装不知道”,更是会让人产生利益输送、利益同谋的“合理猜想”。
纪委、人事、国土纷纷“喊冤”,本身也就是此事会发生的语境。抛开其后可能的违法违纪违规不说,这样的情况正写照出一种不健康的官场生态:只要不是自己的事,就高高挂起,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得过且过、徇私包庇。
在某种程度上,当行政系统成为“熟人官场”,就容易滋生这样的生态。资料显示,固始不是一个“小县”,这个县有着庞大的人口和一定的经济规模。即便如此,此地几个部门的官员仍显示出一种同攻同守、共进共退的态势,不难想见背后的情况。
更耐人寻味的是,为何本应该掀起“官场风波”的审判,在当地却显得波澜不惊,导致两人能继续混迹三年,直至被媒体曝光。根据判决书,其中一人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获利130多万元,纪委调查时退还了80多万,甚至还有开支费用、未遂部分。而判玩忽职守罪者,免予刑事处罚。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涉案数额不是特别巨大”,导致了更大范围内对这二人情况或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忽视。官场甚至民间这种对腐败的“耐受力”,更让人忧心。
这件事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只有找到种种视而不见背后真正的盲点,找到种种荒谬的借口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给公众一个交代,也才能让此事成为整肃官场腐败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