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公出国”费用反映的是各部门公务出国、出境所花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也是公众关注的热点。
在昨日各中央部门公布的出国预算安排中,整体和上年持平。历年出国花费较多的一些部门如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今年对出国费用均有所缩减;但整体公开程度并不很高,多数部门未公示出国人数团次等信息。
昨日公布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的80余个部门中,近10亿元用于因公出国,占比约为16%。其中,出国费用最高的是国家体育总局,共安排花费18832万元。
团中央费用增加最多
“公款出国”向来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昨日公布2013年“三公”经费的80余个部门中,绝大部分部门都安排了因公出国(境)费用。总体来看,近60个亿的“三公”开支中,有接近10亿元“花”在了出国方面,占比大约为16%。
整体而言,和2012年预算安排中的出国费用相比,仅有15个部门2013年出国费用发生了变化,超过60个部门预算和去年持平。
其中,出国费用增加最多的部门是团中央,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1137万元,比2012年增加637万元。据其解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发生了调整,从2013年开始将承接的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外事任务的出国(境)费用纳入了统计范围。
全国总工会出国零预算
据统计,80余个部门中,全国总工会是唯一一个出国预算费用为零,即没有安排出国的部门。
从出国经费预算的绝对额来看,“花钱”最多的是国家体育总局,共花费18832.01万元。不过,比起上一年度预算21568.01万元,今年已经“节约”了2736万元。
此外,出国费用位列前五名的是商务部、农业部、贸促会、工信部,分别安排5315.2万元、4940.15万元、4338.98万元、3272.5万元。
■ 分析
外事活动多出国花费大
从公布的部门看,外事活动较多的部门,出国占比比较高。比如体育赛事较多的体育总局,外出参加商务活动的商务部等。
据统计,出国费用占比最高的是商务部,占95%;体育总局占92%;团中央占85%;中国红十字会81%;贸促会80%。也就是说,这些部门安排的今年“三公”经费预算中,绝大多数都计划用来出国。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参事室、知识产权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出国经费占比也均超过了70%。
多部门未公开出国人数团次
记者注意到,和去年中央部门决算的公开程度相比,此次出国经费公布的内容普遍简单。多部门均未公布出国人数团次,公众亦无法对这些部门的出国目的、人均出国费用进行监督。
不过,一些部门在解释出国预算缘何增加时,较为详细地公布了出国经费的用途。比如团中央在“三公”预算安排说明中公布了今年主要的出国项目,比如中国和巴基斯坦百名青年互访项目、中国和印度百名青年互访项目等。
特别是审计署等部门将“三公经费”中的每项支出都细化说明,包括公布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数等。
8部门缩减出国经费
从各部门昨日公开的数据看,如果和上年“三公”预算数据相对照,昨日公布预算的80余部门因公出国经费预算基本持平,略有减支。
其中,共有8个部门今年明确提出将缩减出国经费预算安排。除出国“大户”国家体育总局外,明确表示将“减支”的还包括国家发改委、新华社、残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中国工程院、商务部。
据此统计,这8个部门今年在因公出国方面减支的总金额,有望超过35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