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土地网上监管
在企业土地管理方面,上海市国资委则建立了国有土地监管数据库。这个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动态汇总企业土地信息以及权证管理、转让审批、出租、抵押等情况,并定期形成监管分析报告。
“作为国有企业重要资源之一的土地,其转让和抵押也是国企廉洁风险的易发多发环节。”蒋苏平说,通过加强对国有土地的网上实时监管,有效防范了国有企业土地领域的廉洁风险。
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上海也曾经历过惨痛的教训。
2010年4月2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原副总裁范宪贪污、受贿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土地”,正是此案的关键词之一。
为开发位于浦东新区的一处20亩闲置土地,范宪利用兼任下属企业一把手的职务之便,成立了森凌置业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在未经上级集团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出具制皂集团“将该工业用地转为住房用地,并作价投入森凌置业”的证明,将该土地的权证办到了森凌置业名下。他还伙同他人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最终将森凌置业公司占为己有。
从范宪案深刻反思国有企业土地监管存在的漏洞,上海市国资委开展了国企土地专项清理,全面摸排企业土地的面积、性质、位置、使用状况,查清了国有土地的底数和风险点。
针对专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上海市国资委又研究制定了《国有企业土地集中管理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国有企业土地管理制度,实现了土地权证、土地抵押、土地出租、土地流转由集团统一集中管理的“四个集中管理”。
完善国有产权交易管理
产权交易领域的腐败案件以及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
在范宪案中,范宪便是伙同他人经过两次改制,仅仅出资260万元就将实际净资产已达到6200多万元的森凌置业公司的全部股权收为己有的。
其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上海市国资委对此早有明文规定:国有产权的变动,必须经国有资产出资监管机构或其授权的经营单位审批。然而,国有产权转让过程的监管不到位,给了范宪这样的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为此,上海市国资委建立了国有产权交易预警监测系统,并与国务院国资委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联网,对交易项目采集、挂牌、举牌、竞价等业务流程进行全程监管。同时,采取红、黄、橙、绿灯标识进行监测预警,对每宗交易进行实时监控。
“在每宗产权交易完成后,我们还会采取三项措施。”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龙告诉记者,一是企业监事会必须对每一项交易进行检查、跟踪;二是由市国资委纪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每月按照10%的比例进行抽查;三是将追加审计、变更交易价格的决定权交给上一级董事会。
该系统运行以来,共发生红灯拦截不规范项目21宗,黄灯发回重审项目315宗,橙灯提高工作效率项目188宗。一系列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交易风险和企业廉洁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