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的背后
户籍在三明市永安市的朱女士在外打工。孩子出生后,朱女士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空回老家为孩子落户。2012年8月16日,她通过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申请“未满一周岁家庭户出生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第二天,朱女士接到“网上警局”发来的短信,告知其审核通过和需要寄送的材料,并提醒她再次登录“网上警局”支付回寄快递的费用。
第三天,朱女士就从快递员手中签收了永安市公安局燕东派出所寄来的户口簿。“以前听说到柜台办理落户手续都要来回跑好几趟,还要到处找人签字。”朱女士感叹,“‘网上警局’开通后只需点点鼠标,三天就办完,还省得我带着孩子来回奔波,真是太好了!”
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事效率提升的背后,除了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更有审批模式的改变。
“网上警局”按照“顶级受理、反向催办、再造流程”的理念,改变以往基层窗口民警受理后逐级上报审批的模式,推行“谁审批、谁受理”,让负责最后审批的部门顶级受理,并规定需上报省厅审批的也由市局一级受理。“顶级受理”模式下,材料仍由基层逐级审核上传,但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的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且办理进度、痕迹也直接受其监督。这样,一般的“下级向上级的申请”就变成了“上级往下级的督办”。
与此同时,“网上警局”系统内部也对需递交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如,以前办理婴儿出生申报需填写30多项内容;现在通过“网上警局”办理此业务,只需填写出生证编号、出生儿姓名、出生日期等3项内容即可。
“我们还在建设一个与市民政局、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全市医院等多家单位联网协作的平台。到时候,像申请民族变更业务,就可以由9个步骤减为2个步骤。”肖敏不无自豪,“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安多协调、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三明公安“网上警局”还开通了235个公安微博、197个公安警务微博群及153个网上警务QQ群,并在微博上开通“失物招领”、“寻人启事”等多种服务功能,发布“警方提示”、“安全防范”、“网上通缉”等信息,开设“我要咨询”、“问卷调查”、“开门评警”等互动栏目,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
据悉,截至目前,三明公安“网上警局”除可办理户籍、出入境、治安管理等86项业务外,还将提供办事指南、申请表格下载服务的业务数量增加到了92项。
让警务在阳光下运行
“办事可实时跟踪进度,做到了公开透明!”
这是梅列区刘先生、三元区范女士、沙县李先生对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的一致评价。
对此,网民小林也深有体会。
“你好!我女儿刚出生,要怎么上户口?”“根据闽公综[2008]228号《关于解决我省历年出生人口未落户问题的意见》,凡提供本人《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结婚证》的,派出所户籍窗口应当场予以办理落户手续。您也可登录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理此项业务。”
2013年3月1日,小林通过“网上警局”咨询后进入办事大厅办理孩子的落户手续,系统显示办理截止日期为“3月15日”。
3月5日11时,小林收到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的短信回复。他根据短信提示,通过快递提供了相关材料并通过银联缴纳了费用。3月7日,落户材料如期寄到,小林喜不自禁,在评价时选择了“非常满意”。
“‘网上警局’采取实时跟踪制,办事群众通过短信告知和监督评议模块,可随时查询所办业务的状态,并对服务进行评价;经办部门主管可随时跟踪下属(下属部门)办理业务的情况;市公安局纪检监察部门也可在线实时监督办理情况。环环相扣的设计构成了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田年清介绍,“通过这些规范办事流程,将预防关口前移,有效地减少了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的执法‘乱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促进了公安干警廉洁履职。”
为保障“网上警局”顺利运行,市公安局及时组织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出台《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事大厅业务办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
“业务办理全程透明、时限明确。这种监督让我们时刻如芒在背。”泰宁县公安局民警吴家崧感触颇深。
“‘网上警局’不仅便民、利民,而且也是预防腐败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继续把人民群众最需要公安机关办好的事项筛选出来,完善功能,规范办事流程,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2012年8月30日,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昌平在三明市公安局调研时,对“网上警局”给予了肯定。(叶水江 潘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