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013年03月11日16: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法治限权:靠良法刚性约束

怎样将“制度”转化为“笼子”,而什么样的制度才能够彻底关得住权力?

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在记者会上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是要通过立法,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一方面,保证权力特别是公共权力能够行使;另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上通过一些渠道,使公民、组织、法人有机会、有手段、有条件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个“笼子”就是法律制度。

近年来,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和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反洗钱法、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从不同角度对国家公职人员行为进行规范。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认为,与当前反腐败形势相比,反腐败立法还没有及时跟进,反腐败法制还不够完善、不够系统。“认真梳理现有的反腐败法律法规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系统、严密的法律体系,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推动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与巩富文委员持有相同观点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王长江委员便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现有的反腐倡廉制度仍缺乏体系性和系统性,需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从权力运行规律的高度来把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加强立法、完善制度,毫无疑问,制度只有够系统、够严密,才能真正关得住权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仅靠“良法”,未必能够“善治”。

“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发现,许多案发单位都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少人是因为没有按照制度照章办事导致职务犯罪行为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说,“必须切实提高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那么,如何提高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呢?“监督!”林志梅代表的答案很简单,“要强化监督,形成对权力的刚性约束,同时对违反法规制度行为的严惩不贷。”

“提高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力,领导是关键,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应该作表率、带好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监察厅副厅长蒋厚琳说。

“从制度上规范约束权力,强化监督,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朝克说,只有把群众的反腐热情和巨大能量纳入制度的轨道,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才能釜底抽薪、直指要害,持久发挥打击和遏制腐败的有效作用。

源头治理:预防腐败治未病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还要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孙运锋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道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国家建设、重大项目的推进,投资大、项目多,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越来越大,创新体制机制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显得越来越重要。

“去年,我们下放了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黄道伟说,广西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联网的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开展了5次大规模行政审批项目核减工作,目前,行政审批事项比2007年减少54.4%。“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群众没必要的来回奔跑;同时,也有效遏制了请客送礼、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办坏事的现象。”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需要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何建洋代表说。

“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要集中在以人、财、物管理为核心的干部选拔任用、行政审批、公共资源配置、资金管理、行政执法等岗位。”何建洋代表告诉记者,他们在全省开展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目的就是以涉及权力运行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岗位为重点,着力加强“廉”、“能”两个方面的管理,健全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效能提升机制,努力使岗位风险最小化、廉政效能最大化。

他们按照“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对岗位权力事项逐项梳理审核,理清权力事项,明确岗位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廉能要求,摸清了岗位权力底数,编制并公开了岗位职权目录,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查找风险点一定要认真、细致、动真格。”何建洋代表说,他们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多种方法,全省共查找岗位风险点85万个。针对查找出的各类岗位风险,及时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共制定制度13万多项,有效堵塞了制度漏洞。

“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必须研究并实施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代表委员们认为,解决腐败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推进改革。比如,防止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违规干预,要靠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来解决;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解决;促进公正高效廉洁司法,要靠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来解决。总之,就是要瞄准关键点,力争改革取得新突破。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