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学习讨论十八大报告,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记者程丁摄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在作报告时多次提及腐败与反腐败,并明确指出:“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不少专家学者、网友表示,报告再次吹响了“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号角。
11月11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八位廉政专家,请他们解读报告中的反腐倡廉相关问题。受访专家表示,反腐倡廉历来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对腐败“严惩不贷”释放出新形势下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信号。另外,在十八大召开前,对薄熙来、刘志军等人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鲜明态度,彰显了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
“反腐倡廉建设”位次前移,彰显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记者注意到,在此前的官方表述中,“反腐倡廉建设”排在“制度建设”之后。受访专家表示,把反腐倡廉建设在党的“五大建设”中的位置前移,表明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更加重要,表明了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也表明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反腐倡廉建设的位次提前,意味着反腐倡廉建设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
《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认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四大领域,这些领域的建设都需要用制度作保障,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顺序的改变,反映了党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重视党建中的制度建设。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都是从某一个领域或方面来分别强调党的建设的内容和任务,而反腐倡廉建设则是着眼于建设廉洁政治,着眼于兴党、强国、富民的重大责任所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关键性、综合性的党建目标和任务。”东北师范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柏维春教授告诉记者,把反腐倡廉建设的位次前移,既表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自身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的政治品质。
“在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前提和先导,组织建设是基础,作风建设是关键,反腐倡廉建设是保证,制度建设是保障。”武汉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教授李斌雄认为,这就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执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之所以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是因为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种危险”,因此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满春教授表示,排序的变化说明我们党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反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
“这种表述上的变化,提升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地位,充分反映了党对反腐倡廉规律的新认识和新要求,表明了反腐倡廉建设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罗忠敏分析指出,从逻辑上讲,这样的表述也更为科学。因为前面的“四大建设”都有一个制度建设问题,党的制度建设为党内生活提供运行机制,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博士对记者说:“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具有专门性工作特征,制度建设具有综合性工作特征,实际上贯穿于党建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都离不开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应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本,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优势,依靠制度手段和方式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