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英勇氣概從何而來?
王林華在危險和歹徒面前無所畏懼、挺身而出的舉動,保護了師生安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所有人都在問:王林華的英勇氣概究竟來自哪裡?
來自強烈的黨員意識。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就是一面鮮艷旗幟,而黨員意識就是那根能讓旗幟高高飄揚的旗杆。黨員是什麼?入黨為什麼?應該干什麼?這是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必須回答的問題。王林華交出的答卷無疑是優異成績。這次事件讓我們看到了王林華危險時刻“豁得出來”的勇氣,其實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他為人正直、工作敬業、群眾認可,平時工作中能“看得出來”﹔作為一名紀委書記,他執紀必嚴、鐵面無私,關鍵時刻能“站得出來”。每一名共產黨員,無論什麼級別,處在什麼崗位,都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要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
來自濃濃的為民情懷。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付出努力和汗水的最終目的。孔繁森同志曾說:“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王林華在學校老師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時,置自身安危於不顧,挺身而出,就是共產黨員愛人民的最好體現。日常工作中,各級黨員干部必須有強烈的為民情懷,真正弄清楚我們黨為了誰、依靠誰,弄清楚我們的根在哪裡、本在哪裡,視百姓為父母、為親人,始終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懷,才會有為民利民的自覺自願。
來自無畏的擔當精神。千古風流在擔當,黨之興亡,黨員有責。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索契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自己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同時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每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必須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所在”,秉持“為官避事平生恥”的理念,強化責任意識,樹立擔當精神,提升能力素質,始終做到為黨盡責、為國奉獻、為民分憂。王林華面對媒體時擲地有聲的一句“這是職責所在”,生動闡釋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應有的擔當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包括王林華在內的多名黨員干部毫不猶豫地要求替換人質,直面歹徒,把安全留給他人,這就是共產黨人的“職責所在”。
同事說:如果類似緊急事件再次發生,王林華仍會義不容辭地第一個沖上去。他的英勇壯舉得到了中央紀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贊揚。潛江市委研究決定,授予王林華“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授予王林華和秦開美老師“潛江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他們當之無愧,向他們致敬!
危難時刻見精神
網友盛贊緊急時刻勇當人質的紀委書記
接力赴險英雄群體擔當精神贏廣泛傳誦
“老師換學生,官員換老師!生死關頭,舍生取義!這是真正的正能量,贊!贊!贊!”6月10日,湖北省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小學發生劫持人質事件后,浩口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林華勇敢地沖上去,替換人質。本報和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第一時間報道王林華在危機時刻的英雄壯舉后,迅速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國內各大網站均將相關新聞放在首頁重點位置,眾多網友跟帖留言,盛贊緊急時刻豁命勇當人質的基層紀委書記,還在網上發起為王林華點贊活動。
壯哉,“我留下”!
一個是基層紀委書記,一個是代課老師,面對隨時可能引爆的炸藥,他們作出了同樣的選擇——“我留下!”
“壯哉,‘我留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刻,被這幾位英雄的基層教師和鄉鎮干部,演繹得具體、生動,叩人心扉,激蕩人心。”“在他們身上,展現了人性的大愛,是守望相助的團結,是義無反顧的果敢,是大公無私的奉獻。”……
網友“陋巷散人”說,歹徒一旦點火,被澆上汽油的王林華將面臨生死考驗,這位紀檢干部大勇無畏,令人敬佩。網友“白蘭花”說,紀檢干部不僅與腐敗分子斗智斗勇,直面歹徒也毫不畏懼,這就是浩然正氣,這樣的紀檢干部真是好樣的。網友“管中窺豹”表示,這位紀委書記官德好、人品好,危難之時把群眾安危看得比自己命都重。網友“菊香書院”表示,老師請求讓學生離開,高尚!紀委書記換老師做人質,這才是好公仆!一位安徽網友表示,秦老師和王書記都是好樣的,在危險面前,敢於用生命的代價去保護人民,無私無畏與義無反顧,這就是英雄壯舉。他們用行動,給身邊人作出了道德和人性善良的生動示范,用行動告訴了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什麼是英勇、什麼是崇高、什麼是善與美。
“我知道我必須上”,這種“為官敢擔當”的精神值得我們點贊
“當時我要求進去,並沒有想太多,這是職責所在!”王林華在事后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英雄義舉感動中國,網絡傳誦擔當精神。許多網友在看完新聞報道后認為,應該向王林華致敬——剛剛做完腎結石手術沒多少天,身上還插著管子、出院不到一星期,就出現在如此嚴重的突發事件現場,並用自己替換下了人質,“可謂用生命踐行公仆職責的楷模!”
網友“羅瑞明”認為,在關鍵時刻紀委書記主動請求替換當人質,這需要膽量,更需要為他人著想的情懷,用自己的危險換取他人的安全,這是舍己為人。危機時刻能有此舉動,更體現出真正的責任和擔當。網友“張翼”說,王林華關於他“也害怕”的坦言,使得人們對於“英雄”的形象有了更平易真切的感受。“在我決定上前換她的那一刻不曾多想,我知道我必須上”,則表明一個真正的人民公仆會在面臨緊急關頭時,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意識和公而忘私的公仆自覺去做該為之事,而不是畏縮不前甚至臨危脫逃。網友“漏江看雁”表示,人們常說,黨的干部應該是“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候站得出來,生死關頭豁得出來”。如果沒有一種將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不顧個人安危的勇氣,沒有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勇當大任的精神,沒有“我是黨員干部,我先上”的超人膽量,是不可能“站出來”、“豁出來”的,這種“為官敢擔當”的精神值得我們點贊,應該為之鼓掌。
“面對暴徒對生命的威脅,老師說,讓孩子們走,我做人質﹔官員說,讓老師走,我做人質”,期待如此正能量來得更猛烈些
“這才是人民公仆,正能量值得發揚。”“給正能量撐腰,社會才不會在雜音聲中迷失。”“期待如此正能量來得更猛烈些!”王林華在千鈞一發之際挺身而出的英勇表現,不僅彰顯了人民公仆的本色,標注了紀檢干部“義勇兼備敢擔當”,更向全社會傳遞和弘揚了正能量。
一位四川網友說,一場面對生死考驗的英雄接力,正是責任與擔當和赤子情懷戰勝自私自利、膽小懦弱人性弱點的明証。為書記和老師點贊!此刻,滿滿的正能量!一位重慶網友說:“面對暴徒對生命的威脅,老師說,讓孩子們走,我做人質﹔官員說,讓老師走,我做人質。寧可犧牲自己生命,也決不讓孩子處在危險之中,決不讓群眾處在危險之中,這是什麼精神?這不正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歷來倡導的精神嗎?點贊是態度,更是喝彩,期待如此正能量來得更猛烈些!”網友“沒法跟他一樣”表示,前段時間,社會上某些官員的負面新聞浮雲遮住了民眾的“望眼”,認為基層那種焦裕祿式好干部如今很難找了。潛江劫持人質案中的干部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正能量!
有評論指出,一位普普通通的紀檢干部,上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頭條”,是官方對於王林華用生命與暴力犯罪死磕的肯定,是對基層紀檢干部在民眾生命與利益遭受威脅時所表現出來的大仁大義的褒獎。“這條消息發布在事發當天,同時也是對在有關這起事件的新聞中不吝點贊的民眾的鼓勵和認可。用正的聲音,給正的能量撐腰,社會才能在雜音聲中不會迷失方向。”(記者 陳治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