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黯然失色的“彩虹”

江蘇省睢寧縣魏集鎮黨委原書記蔡虹腐敗案剖析

2013年12月13日14:0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黯然失色的“彩虹”

做賊心虛,僥幸心理誤前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武義和李某一直沒有消息,外面的種種傳言卻越來越多,此時的蔡虹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再也無法故作鎮定,她隱隱地感覺到這次可能要出事。她覺得李某始終是個“定時炸彈”,必須要作出取舍,於是想出了一條自以為是的“妙計”——丟車保帥。

蔡虹再次找到縣領導,說王武義個人有問題是自作自受,為了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損失,王武義就不保了,能否讓李某繼續施工,不然老百姓不能及時住上安置房有可能會影響基層穩定。

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當然沒能迷惑住領導。看到調查初期的目的已經實現,專案組決定引蛇出洞。縣委主要領導和蔡虹談起了心:“蔡虹,你可是‘睢寧穆桂英’啊。我原以為即使別人都犯錯了,你也不會犯錯。可是,你隻知道王武義有錯,你自己呢?”這句話如重磅炸彈,把蔡虹的心理防線徹底攻破。

回到家后,蔡虹坐臥不安,心想問題是不能不坦白了,可是全坦白又不甘心。無奈之下,蔡虹又想來一個“金蟬脫殼”——主動向廉政賬戶上匯款20萬元。然后,她拿著匯款單向縣領導“說明情況”,解釋說這是王武義發給自己的獎金,她具體也不知道這是什麼獎金,自己收的這些錢全部上繳了,並吹噓自己個人的廉潔以及在魏集鎮發展過程中的功勞。

蔡虹此時仍然心存一絲僥幸,認為自己是領導眼中的“紅人”,組織不會輕易調查她。看到蔡虹拙劣的表演,專案組認為收網的時機已經成熟,果斷決定對其採取相關措施。

違規用地,下屬頂包險過關

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蔡虹,16歲起便在縣棉紡織廠做學徒工,26歲時被提拔為副廠長。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縣裡公推公選基層婦聯主席,蔡虹擔任魏集鎮婦聯主席。蔡虹在矛盾交織、條件艱苦的農村生產第一線敢打敢拼,贏得了“睢寧穆桂英”的美譽,其升遷之路也駛入了快車道,先后擔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縣婦聯主席。2010年1月,蔡虹被任命為魏集鎮黨委書記。

上任之初,盡管工作困難重重,但蔡虹仍然信心滿滿,立下豪言壯語,誓讓魏集三年大變樣。魏集鎮政府辦公條件簡陋,雨天漏雨,牆皮脫落,蔡虹上任后作出搬遷易址的決定。

易址報告送到了縣裡,由於沒有土地指標和資金投入,報告沒有獲批。但這盆冷水並未澆滅蔡虹的雄心壯志,她拍著胸脯向領導保証:“我一不要政府出一分錢,二保証做到民心穩定,一年內完成搬遷。”

為此,蔡虹向建筑商丁某借款300萬元用於前期征地補償,並讓丁某墊資建設新政府大樓,條件是把老政府31畝土地和緊鄰新政府的35畝農耕地開發權折抵給丁某,以此作為新政府大樓的建設工程款。一年后,鎮政府未出一分錢而順利喬遷。

2011年初,魏集鎮新政府大樓及周圍大片的工程建設因違規用地被國土資源部通報而受到追責,蔡虹這才慌忙協調土地性質調整,從財政拆借1000萬元,以開發商丁某的名義上繳給國土部門,補齊了土地開發相關手續,並讓一位分管副鎮長出來頂包受過,她才僥幸過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