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十年磨利刃 浩氣懲貪腐

記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齊浩

2013年12月06日16: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十年磨利刃 浩氣懲貪腐

“細節決定成敗,要想拿下案件,就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認真備戰,體現了齊浩的穩重與耐心,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除了這一品質,心思縝密、注意細節也是齊浩身上的重要閃光點。“他常說,細節決定成敗,要拿下案件,就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齊浩的一名同事說。

2008年冬,齊浩受命查辦楊某受賄案。到案后,楊某非常配合,一口氣交代了在拆遷過程中受賄50萬元的事實,這一數額大大超出了先前的預期。

就在大家以為案件可以就此審結時,齊浩卻對楊某的“痛快”舉動提出了質疑:“你沒有其他問題要交代了?”這時,本已放鬆下來的楊某眼皮突然耷拉下來,眼睛盯著地面說:“還有60多萬元,但那是我妹妹暫時放在我這裡,用來買房的。”

齊浩注意到楊某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繼續發問:“什麼時候給你的?”“大概是去年冬天吧,具體時間記不清了。”楊某回答道。

“肯定嗎?”齊浩問道。“肯定。”楊某一口咬定。

這時,門崗傳來消息:“楊某的妹妹給楊某送冬衣來了。”

齊浩知道機會來了,不動聲色地說:“你妹妹給你送衣服來了,我們這就去找她核實情況。”

楊某一愣,但還是堅持他說的是事實。

“假如你妹妹說錢不是她的,就証明你在說謊,對嗎?假如你妹妹承認錢是她的,但在銀行賬戶上查不到相關明細,也証明你在說謊,對嗎?”齊浩發起一連串攻勢,讓楊某毫無招架之力。

“給我一支煙,我再考慮考慮……”楊某的心理防線開始崩潰,很快交代了全部受賄事實。之后,齊浩又順藤摸瓜,揪出雲龍區建設局原副局長王某等多個腐敗分子,一個隱藏在拆遷領域的犯罪團伙被連根挖出。

將小案辦成大案,從孤案中挖出窩案串案,這樣的故事在齊浩的辦案生涯中不勝枚舉。

2010年10月,雲龍區檢察院反貪局吹響園林系統職務犯罪專項整治活動的集結號,並很快查處了包括中國礦業大學園林設計院原院長在內的3名受賄人員。

此役可謂戰果累累,然而,有著豐富辦案經驗的齊浩並沒有打算鳴金收兵。他發現查辦的案件僅僅局限於高校綠化建設領域,而掌握綠化工程審批權、驗收權的行政部門卻沒有被涉及。

線索從哪裡來,如何下手,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齊浩,讓他一籌莫展。

一天,齊浩到市園林局調取資料,注意到挂在牆上的市園林規劃圖上有幾塊郁郁蔥蔥的區域。這一細微之處讓齊浩茅塞頓開。“近年來,政府對園林綠化的投入不斷加大,而這些投入都要最終轉化為相應的綠化工程。這就意味著,在園林規劃圖中,哪裡最綠,哪裡就可能是線索所在,哪裡就可能有腐敗行為。”齊浩解釋說。

齊浩用手機拍下規劃圖,在仔細研究后,圈出綠色地帶中雲龍區管轄的區域。之后,他便來到區園林局、建設局等部門調取綠化工程招投標檔案,梳理工程量較大和中標次數較多的公司,同時分析相應中標項目管理人和驗收人的廉潔情況,最終發現市園林局技術工程處原副處長張某存在重大受賄嫌疑,便向有關部門移送了案件線索。果然,張某到案不到24小時,便交代了多次收受園林工程承包人好處費共計3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之后,齊浩順藤摸瓜,一舉查處了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王某受賄案等2起案件。

15年來,齊浩和同事並肩戰斗,辦理各類案件百余件,挖出一批貪腐“蛀虫”,其中處級干部4人、科級干部20余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

這一組數字是枯燥的,但它是一名檢察衛士懲腐肅貪的真實寫照﹔這組數字又是鮮活的,因為它見証了一名反貪先鋒在追求正義道路上的無悔足跡。(李春麗 田雪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