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十年磨利刃 浩氣懲貪腐

記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齊浩

2013年12月06日16: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十年磨利刃 浩氣懲貪腐

“要想在這場較量中取勝,就不能打無准備之仗。”

“現在,職務犯罪嫌疑人的反偵查能力逐漸增強,消息都很靈通。一旦知道被檢察機關盯上,他們便會想方設法掩蓋、毀滅証據﹔而反貪人員的工作就是要將証據挖出來、固定住,形成鏈條,最終讓他們接受正義的審判。”齊浩說,“這種針鋒相對的較量,讓反貪戰場上雖然不見硝煙,也不見刀槍,卻時時處處劍拔弩張。要想在這場較量中取勝,就不能打無准備之仗。”

2009年底,根據徐州市檢察院反貪局的指示,齊浩受命調查正處級干部朱某受賄案。

接到任務后,齊浩不禁皺緊了眉頭。資料顯示,案件涉案金額超過150萬元,直接行賄人有50余人,調查取証的難度可想而知。更難的是,由於當時臨近春節,案子必須在40天內取証完畢。“沒有退路了,無論如何都要拿下案件。”齊浩給自己打氣。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齊浩決定把前期工作做足,再與涉案人正面交鋒。他指引書記員按照先小后大、先簡后繁的原則,把行賄人的行賄金額、聯系電話、工作單位、家庭住址,以及是否需要調取賬目、是否需要到銀行取証等信息全部整理在一個表格裡。拿著表格,齊浩整整分析了一天,拿出了找人到案——談話取証——查遺補漏的取証方案,並迅速組織人員展開取証。

隨著前期取証工作進入尾聲,案情逐漸浮出水面。原來,朱某和他人合伙成立公司經營煤炭,合伙人為了利用朱某職務上的便利做生意,送給其價值100萬元的股份。

然而,在審訊中,朱某不僅拒不承認是“送”,還百般辯解合伙人只是以其名義出資,且公司並未實際經營。

“公司賬目表明,公司成立后有買有賣,有銀行進賬,有銷售發票,不是經營是什麼?”齊浩早就料到朱某會如此為自己辯解,拿著公司賬目予以反駁。

朱某怔了片刻,沒有回答,岔開話題說道:“他們用的只是我的名義,並未利用我的職權。”

“從許可証上的時間看,許可証辦下來的時間在前,公司成立的時間在后。公司還沒有成立,許可証怎麼可能辦下來?許可証的辦理是需要經省經貿委批准,這件事和你沒有關系?當初審批許可証的人是你的部下,他說當時是你安排他違規上報審批項目的。”面對執迷不悟的朱某,齊浩展開凌厲攻勢,招招見血。

終於,朱某徹底敗下陣來,如實交代了收受他人價值100萬元股份的犯罪事實。

“如果沒有充足的准備,這個案件不可能辦得如此漂亮。”事后,雲龍區檢察院檢察長贊賞地說。朱某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2012年,徐州市開展涉農系統清查整治專項行動,上級指示雲龍區檢察院提前摸清全市涉農系統的基本情況。這一重任落到了齊浩肩上。

雖然齊浩對這一領域並不熟悉,但直覺告訴他,愈是常人陌生的領域,愈長期處於監督邊緣,愈有可能挖出系列窩案串案。

“謀定而后動。”齊浩並沒有貿然採取行動,而是多方收集資料信息。齊浩發現,隨著國家對農村扶持力度的逐漸加大,過去有著“清水衙門”之稱的涉農部門逐漸成為掌握大量國家補貼資金的“油水部門”,成了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爭相示好的對象。

“從該系統近幾年的發案規律來看,一些職務犯罪的涉案數額與相關企業的生產、銷售量成正比關系,其中隱含的權錢交易昭然若揭。”齊浩說。

摸清了脈象,接下來,就該尋找突破口了。齊浩從工商部門調取全市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資料,並根據注冊資本、納稅金額等的發展變化,篩選出那幾年發展勢頭最好的幾家企業。其中,一家注冊資金在短短4年間從幾百萬元擴張到幾千萬元的企業引起了齊浩的注意。“非常發展很有可能隱含非常手段。”直覺告訴齊浩,這家企業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隨后,齊浩逐一摸清該企業的經營狀況、業界口碑、銀行信貸等級等信息以及企業主要負責人的社會關系、財產信息等情況,為專項整治行動的果斷出擊、迅速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