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
核心提示:
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民間反腐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這是紀檢、監察、審計等體制內監督之外的一支新生力量,他們對腐敗等危害公共利益的行為進行了揭露和攻擊。然而,如何規范民間反腐這一行為,防止誤傷好人,亟須引起各方關注。
日前,中紀委監察部在網上晒出“兩節”專題舉報的“成績單”。據統計,在今年中秋國慶期間,中紀委收到的節假日不正之風的舉報有九成來自網絡。
網絡,已成為反腐的一個重要陣地。以微博等為代表的民間網絡反腐顯出強大火力,記者在網上輸入“輿論監督”、“民間監督”、“百姓喉舌”等關鍵詞,一下子就能搜索到許多反腐網站。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民間網絡反腐成績斐然,但也引發諸多爭議和問題。
輿論大紅人——
一個局長的是非
最近,一則網帖引起人們關注,成為輿論熱點:一名已經被刑拘的社保局長,不久之后,走馬上任交通局長。
一時間,“落馬局長為何官運亨通”“問題官員如何坐穩官位”等斥責之聲鋪天蓋地。
這位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的主人公,叫黃賢藏。2005年,時任蒼南縣衛生局局長的黃賢藏,和民營醫院產生糾紛,北京一家調查事務所由此寫了一篇《新聞媒體監督不了胡作非為的衛生局長》的文章。一氣之下,黃賢藏狀告這家事務所侵害其名譽權。最后,黃賢藏勝訴,法院裁決,判令該事務所賠償精神損害費兩萬元。
隨后,黃賢藏調到蒼南縣社保局任局長。2011年12月8日,黃賢藏因涉嫌挪用社保資金利息57萬多元,被檢察院傳喚,第二天辦理了刑事拘留手續。不久后,黃賢藏被撤案釋放,走馬上任蒼南縣交通局局長。
面對網上各種質疑和猜測,溫州市檢察機關日前出面解釋,經調查,黃賢藏先后從社保局賬戶撥給林家院村30萬元用於修路,但其中10萬元被村裡退回社保局工會賬戶,市檢察院查到其中10萬元是從“再就業專項資金賬戶”支付,“不足20萬元,不構成瀆職罪”。
黃賢藏是“躺著中槍”,還是當地政府遮遮掩掩?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一事件從另一個角度顯示,網絡反腐容易“誤傷”的特性。
今年9月初,“表哥”楊達才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執行有期徒刑14年,沒收財產5萬元。已退繳贓款529萬余元依法予以沒收。
“幸好楊達才確實有問題,否則,就憑他的那一笑,也有可能是誤傷!”網友“AQOO”在微博上發出感嘆。當時,楊達才在車禍現場一個“不合時宜”的微笑引起公憤,隨后又“人肉”出他各種佩戴名表的照片。但是,網友也驚訝地發現,此人在很多場合,均是面帶笑容,甚至在法庭上也面帶“笑容”,那次在車禍現場,只是“習慣性的微笑”,想不到這一微笑致命地點燃了導火索。
近年來,“網絡反腐”風起雲涌,已成為反腐敗的一把利器,但也不可否認,誤傷無辜的也不乏其例。
去年的“房嬸”事件,就是典型例子。2012年11月21日,網上貼出一份家庭房產一覽表,顯示廣州城建開發有限公司下屬設計院退休工程師李芸卿名下擁有24套房。粗略測算,這些房產總價達1500萬元,房東就被網友戲稱為“房嬸”。
李芸卿回應稱她名下有6套房,都是小戶型,有一套還是12平方米。2012年12月,廣州市紀委監察局預防腐敗局証實,李芸卿並沒有違法違紀問題,其購房資金來源清楚、所擁房產屬合法致富。
![]() |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