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科院曾依據鐵道部說明得出張曙光未學術造假結論

2013年09月30日08: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多人舉報為何沒能撼動張曙光參選院士資格

“誰推薦、誰調查”模式是中科院規定的

舉報無效后,張曙光一路過關斬將,成功來到最后一輪。最終,他以7票之差落選。

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回憶,其實,當年中科院收到了不少人對張曙光的投訴,按照中科院對投訴的處理辦法,通常會由常委會指派人員去向被投訴人單位、被投訴人了解情況。

“但是,鐵道部人事部門反饋說,查無這些人。因為一些舉報人署的是假名。”盧強說,按照中科院的規定,增選院士過程中並不受理匿名、經核實為假名的投訴。

此前,周利的舉報信署名為“一位老年科技工作者”,也沒有附上聯系方式。他自稱知道不受理匿名投訴的規定,“但是,我的舉報有明確的線索,中科院應該會重視並調查。”而且,他認為,“相信隻要願意調查,並使當事人的個人安全得到保障,事實真相是不難查清的”。

盧強透露,后來,調查此事的工作人員拿著中科院的公函,找到了鐵道部的一些科技干部,那些科技干部都表示“沒有代筆”。

接下來的進展讓盧強有些哭笑不得。工作人員拿回了蓋有鐵道部公章及鐵道部人事部門公章的說明,隨后把調查結果向院士們宣讀,稱學術成果確實是張曙光的,“在大會上宣讀的調查結果,說鐵道部認為,書確實是張曙光寫的,也找不到別的人幫他寫。”

多位院士証實,鐵道部當年力薦張曙光,態度很強硬,且非常肯定地把高鐵的成就全部歸在張一個人頭上。盧強說:“鐵道部的推薦材料寫得非常清楚,說他在高鐵裡面有特別杰出的貢獻,用的都是最強烈的褒義詞。”

事實上,在盧強看來有些荒謬的“誰推薦、誰調查”的模式,並未違反當時適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投訴信處理辦法》(2006年修訂)。辦法第七條規定了核實投訴的3種方式。

“對歸口初選部門推薦的候選人,由院士工作局具函並附投訴材料,請其歸口初選部門提出書面調查材料及結論性意見,加蓋人事組織部門印章,在規定時間內寄送院士工作局。”張曙光適用的顯然是第一種。

此外,對院士推薦的候選人,則由推薦院士向院士工作局提供書面說明。至於各學部常委會或主任會議認為有必要核查的投訴問題,可指定有關院士組成調查小組進行核實,再提出書面調查材料。

這一辦法在數年后進行了修訂。修訂后要求,調查小組的組成至少要有3位院士,並實行回避制度。為保護投訴人和被投訴人的合法權益,調查小組應注意聽取不同方面(包括被投訴人)的意見,在調查中應逐個聽取意見。

對於匿名投訴的態度,修訂也作了完善:“匿名、經核實為假名的投訴原則上不受理,如涉及實質性內容,提交學部常委會或主任會議研究,提出處理意見。”

然而,就在2008年版新規定生效的第二年,進行了“學術包裝”的張曙光再次成為初步候選人。

當年參評院士時,張曙光又提交了兩本新的專著。有人建議周利再次舉報張學術造假,但他沒有動筆:“兩年又寫了兩本專著,如果院士們連這個都分不出真假,中科院的水平也就這樣了。”

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告訴記者,據他所知,2009年的確又有人舉報張曙光學術造假,“幾乎每位院士都接到了舉報信”。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甚至有部分院士做了工作,勸人不要投張曙光的票。

但是,這一回,張曙光依然順利過關,參選資格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鐵道部曾要事先進行模擬調查

周利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張曙光參選院士中找槍手代筆的事,當時是有可能被調查組掌握的。2007年9月,有同事打越洋電話告訴在海外的他,說中科院將找他作調查。他同意了,表示將如實講述他掌握的情況。

然而,他回國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有領導找到他,說當時的鐵道部要事先進行一個模擬調查,提前演練,以有效“應對”中科院的調查。周利說,他不同意說假話,“但領導告訴我,如果這個口在我們單位打開,會影響我們單位拿鐵道部的科研經費”。

鐵科院原本是原鐵道部的直屬科研機構,2002年由國家事業單位轉制改企后,仍跟鐵道部關系緊密。報院士時,為凸顯張曙光的研究身份,他還挂名鐵科院首席專家,但周利說,張曙光連來都沒來過幾次鐵科院。

最終的折中方案是,單位領導讓周利離開北京,公派出國,周利直至中科院增選活動結束才回國。

對於這一情節,中國青年報記者向鐵科院一名負責人求証,他回應稱“不知道”、“不清楚”。當時跟周利打越洋電話的同事也不願意再談起這件事情。

正是在多方沉默之下,張曙光屢屢突破制度的防線,闖入最后的評審環節。驚險的是,張曙光最后一次“院士夢”功敗垂成。

2011年又是院士增選年。由於涉嫌經濟問題,張曙光在當年年初被停職審查,但他“運作”參選中科院院士的事情一直未被曝光,直至今年9月10日的庭審,庭審顯示他曾受賄2300萬元以“運作”院士頭銜,這震驚了許多人。

庭審次日,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在官網回應稱,在張曙光2007年、2009年兩次參選過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與張“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

這份聲明隨即被部分網友認為避重就輕——“未收到投訴”與“沒有花錢賄選”是否能劃上等號?如果沒有“花錢參評”的投訴,是否收到其他投訴?為何調查結果失實?

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聯系了負責登記、中轉投訴的中科院院士工作局,4名工作人員均婉拒了採訪。

記者也聯系了中科院其他部門,截至記者發稿,未獲置評。

與中科院保持沉默相對應的,是一些舉報人對張曙光學術道德的強烈質疑和對院士這一最高學術稱號的愛護。

金履忠想起了2003年的一起科研丑聞:上海交通大學某學院院長陳進將從美國買回的芯片磨去標識,隨后稱這是“漢芯”,是自主創新的研究成果。

“希望不要再次出現像上海交大‘芯片事件’那樣的事件。”在2007年那封沒有得到重視的舉報信上,金履忠在舉報信的最后不無憂慮地寫道。

沒想到,他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卻生生成了現實。(記者 盧義杰 葉鐵橋 實習生 霍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閆妍、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